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社团风采>>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调整心态 把握成功

发表日期:2015/6/8 16:24:05 作者:严雷 有2103位读者读过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调整心态 把握成功

铜井初级中学  朱宝庆

 

一、实施目标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调整心态 把握成功”,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本班“静、敬、净、竞”班风中的“静”,帮助学生调整正处于初三中考前紧张时期时的浮躁心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三紧张的学习氛围,面对即将到来的初三中考能够克服浮躁、保持平和的心态、踏实学习,也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能够更加沉稳地发挥,获得理想的成果。

二、活动过程:

   (一)、引子:提出问题,由问题引入如何调整心态。

    1提出问题:你认为,在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健康、金钱、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道德品质等)

    2、老师总结:同学们,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健康的心态,特别是在如此繁忙的学业中,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个沉稳、积极的良好心态呢?

    联系学习,我们更应该有个怎样健康的心态呢?

   (二)、场景一:静,使人沉稳;静心,使人清醒。

    1、故事: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让他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连她。

    2、故事:李白铁杵磨成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 ,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李白百思不解。“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回答道。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3、讨论:听了故事,对你有什么启迪?

    浮躁,对于任何事情来说都是可能导致失败的重要因素。赵括只会纸上谈兵,面对真的战场时,没有沉稳的心态,稍稍有点成就就得意洋洋,急功近利,如此只能失败。李白正是靠他沉稳、不急躁的心态才能最后名流千古。由此可见,克服浮躁才是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

   (三)、场景二:从古到今,理解前人,吸取经验

    引经据典: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场景三:浮躁,失败之起始;静学,成功之阶梯。

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克服自己浮躁的心态,静心学习?

1、要立长志。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

    2、重视行为习惯。一是要求学生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动;二是要求学生做事情要执着坚定,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一点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的最后即可达到目标。

    3、时时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耐住寂寞与平淡。耐不住寂寞容易滋生浮躁,学会独处就是消除浮躁。要想真正安静下来,脚踏实地地从点滴的日常生活做起并非一件易事。

    4、笑面挫折。永远以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的姿态对待挫折。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不要因短时间内收效甚微便灰心,而应持之以恒。因为人无完人,即便你决心去消除浮躁心态,并为之付诸了很强的自控力,有时也可能还会感到心气浮躁。关键是你能认识到自己的浮躁状态并有意识地使其发生在最小限度。

    5、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只要你能够保持阶醒理智的头脑,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一定会取得令你自己满意的结果。

   (五)、场景四:动静相宜,以静促动,和谐成长。

    1、轻松解压,轻松学习

    浮躁的心理是由沉重的心理压力而来,同学轮流向班级展示自己如何解压。

    1).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与平和。

2).支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3).想哭就哭: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二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由此看来,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4).一读解千愁: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5).运动消气: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们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铺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纵横驰骋。

    6).看恐怖片: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克服压力,倒不如激励自己去面对充满压力的情况,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

    7).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

    2、评选典型,树立榜样。

    让同学们讨论谁的方法最好,互相借鉴学习。

三、活动总结:

这次班会的主题极具针对性,意义重大,让同学们受到了很好的心理教育,同学们心态平和,积极进取,找到了克服浮躁的方法:

   (1)明确目标,加强学习,勤于思考。

   (2)保持一颗平常心和正确的进取心。人贵有自知之明,非宁静无以致远。克服浮躁,要有这种心宇澄清的境界。在成绩、荣誉和位置面前,要始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要化急躁为急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紧迫感,增强进取心,努力搞好学习。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同学们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以一个健康、沉稳、良好的心态去迎接中考。

 

 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