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教育教学>>计划总结>>正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工作小结

发表日期:2015/11/10 15:38:19 作者:俞春平 有1307位读者读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工作小结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已经过去将近三个月了,初一年级组这个教师和学生团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在经受了期中区级统考的检验之后,各项工作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呈现出一种较为平稳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半个学期以来年级组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查漏补缺,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加以整改。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现状及学生学情的客观分析

  2015级初一年级组计有20多位专任及兼课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本学期新加盟的老师也占了较大的比例。他们有热情、有能力、有干劲,是不可多得的生力军。年级现有学生244多人,5个班级班均48人左右,人数上是比较多,从生源质量上来看应属常态,大多为我校小学直升。有相当一部分在行为习惯上存在较大问题,学习动力有待提升。

  二.在认真研究学情和基础上正确地定位工作重心

  正是基于对年级组教师团队的正确认识和对学生群体的客观分析,我们队自己的现状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认识,这就引发了我们对这样一个年级组团队去怎样引领的思考,因为学情就摆在那里,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也是无法抱怨的存在,当下能够做的就是正视现实,不埋怨、不回避、不抛弃、不放弃,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为此,年级领导小组进行研讨,并动用全组老师献计献策,在综合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一年甚至是三年内年级组工作的核心——常规,包括学习常规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巩固、深化,踏踏实实地抓住、抓实、抓好这项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多,不搞花架子,不做形象工程。以此为纲,纲举目张,带动其他工作的健康有序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使年级整体能逐渐进入到上升的通道,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明确的定位更要有具体的措施加以落实

  学生从小学升入到初中,进入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经过短暂的观望之后,一部分同学就逐渐把他们的不良的习惯展现出来了,更有少部分同学直接地把他们从小所形成的坏毛病呈现了出来。有个别同学甚至连最基本的文明素养都不具备。吃口香糖、吃零食、随手乱扔、上厕所不冲水、不履行请假手续、欺负弱小、心理脆弱等等,不一而足。这就要求年级工作首先要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行为习惯得不到改正,自由散漫的个性得不到遏制,必然的会波及到学习,个体的学生如此,班集体如此,年级组整体亦是如此,必须要形成一个有序的环境氛围。基于此,年级组在认真研读了学校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底线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量身打造了一份初一学生行为习惯的五十条,把学生的常规细化到五十个方面,对学生的言、行、举止等进行具体的指导。每一项内容都不是大而空的泛泛而谈,都是针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细微之举。如上下楼梯不推搡、靠右行,不嚼口香糖,说话轻声细语、关门要轻等,让学生养成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为之的行为准则。五十条制定以后,我们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人手一份,班级内利用军训和班会课时间进行宣讲学习。此外,还结合学习学部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违纪的惩戒条例、十二条底线等,让这些制度成为约束学生言行举止的有力武器,让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形成自觉直至自律的行为习惯。

  四.抓好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也以学习常规为抓手

习惯既包括行为习惯也包含了学习习惯,开学没有多久,一部分同学就已经暴露出了学习习惯的严重缺失,而一些同学的学习成绩的不尽如人意甚至低下,正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造成的。更有甚者,有一小部分同学(各班均有)不会学习,不知道要学习,连最基本的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有的长期依赖于家长、家教、培训机构的辅导,一旦离开了这些,便陷入到茫然不知所措的地步。所以,要想提升学习的成绩,不是简单地就是补课,还应该回到学习的本源,从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做起,落实到学习的常规管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对此,我们本着学部提出的三自学风(自觉、自主、自信)为宗旨,在学习习惯上做文章。年级组做了如下安排:一是早读课的站读。力求改变早读课流于形式的走过场,提高早读课40分钟的读书效率,我们一改过去传统的坐读为站读,要求5个班级的学生站立读书,在课代表的引领下,专注地读书、背诵,期间不做其他无关的事情,让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教室内外。二是重视课前的两分钟候课,力求让学生尽快地从课间喧闹的状态下迅速地安静下来,做好课前准备,调整好心态,进入课堂学习的专注状态之中去,从而确保课堂效率。这两项工作,年级组都对各班的执行情况进行摄像,在年级学生大会上放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状态。三是午自休的入室即静,午自休原则上不统一安排学习任务,各班自行安排,但前提是保持安静,有的班级让学生休息,有的班级教师进班面批,有的班级外语老师检查学生背诵,有的班级安排学生读美文,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各取所需。

五.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年级组自己的特色

  一是真正落实安全工作,体现安全工作的第一重要性。作为学校的管理,特别是我们这样的一所人数庞大的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安全是第一大工作,安全工作无大小,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带来无法想象的恶果。而安全的保障就在于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和工作的落实。初一新生天性活泼好动,甚至有时候幼稚不计后果,这都会导致他们做事的盲动性,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年级组一方面重视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宣讲,不断地向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  六.重视同家长的交流沟通并适时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必不可少地要与各类家长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必然是一个问题的家庭、家长或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这句话确实点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问题学生的缺失恰恰就是这些问题家长导致的。因此,治理一个问题学生必然应当是标本兼治,在治理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治理家长。为此,年级组除了要求老师们多备课,同家长多交流、多指导之外,也想方设法在家长中寻找教育的宝贵资源。

  七.学会反思,找出差距和不足,寻求解决的方案

  在过去的半个学期中,初一年级组这个团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有序的整体,在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上不断的提升。但是,反思这一阶段以来我们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认真研讨这次期中统考的各类数据,初一年级人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没有盲目地沉浸在过得去的乐观之中,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了我们所面临的严峻的现实,在栖霞区范围内,我们再也不是一家独大,往日的优势在逐步地缩小,我们现在是与群狼共舞。我们这个团队还存在很多先天性的不足,我们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风离优秀的距离尚远,我们还有一批行为习惯上、学习态度上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这些都等待我们去不断的努力,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去一点一点地改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加以弥补。通过反思和研讨,我们将在下阶段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狠抓常规工作不松懈,既抓行为习惯,又抓学习习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继续强化安全工作,形成稳定的秩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四是继续发挥家长的资源,多开展家校联合,争取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五是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培养兴趣和能力;六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坚持课改工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七是加强理想教育、目标指导,引领学生的人生成长;八是重点开展转差工作,为学困生增加辅导的机会,面批、面辅、个别指导,努力减少学困生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