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校园快递>>校务公开>>正文

江宁区铜井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发表日期:2009/9/1 14:47:38 作者:无 有984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铜井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将以区教研室及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江苏省规范办学的五严规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主题,继续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重要教育理念,以抓实“常态课教学”;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关注“学生友善用脑”;“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过程管理,引导教师进一步明晰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不断进行有益的课堂教学反思,深入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常态课教学的新形式。以集体备课为抓手,结合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让学生学会成功的新路子;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开展务实、新颖、活泼的教研活动,坚持走校本自我培训之路,创设优良的教师发展环境,引领教师主动发展,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精细化水平,强化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打造一个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二、工作任务:

1、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使我校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2、抓实常态课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3、继续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抓实初三教学工作,力争201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

5、关注学生友善用脑,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无限的学习潜能。

6、要做好学困生的帮扶工作,让所以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7、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两组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8、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9、以教育局信息化推进年为契机,推进我校的信息化建设。

三、工作要求:

1、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使我校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监控。良好的常规,是教学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取得实效的保证,本学期学校主要强化以下四方面教学常规管理:一是加大教学五认真的检查,实行半月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并对检查结果实行通报,问题严重的将直接警告。二是抓实常态课教学,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本学期学校将把推门听课作为日常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并形成制度化,听课后,对执教者及时反馈在“听”中发现的问题,使教师通过在反馈中得到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本学期推门听课重点主要是关注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师生互动、学法指导、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等方面。三是把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抓实、抓好,本学期教务处根据各备课组申报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每半月通报一次,并将检查将结果与月考核挂钩。四是对课堂作业的实效性检查。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抓实集体备课、常态课教学、学困生辅导、教学教研等工作流程的管理,突出精细化管理和实效性管理。

2、抓实常态课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真正生命在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常态课。只有抓实常态课,学生才能真正发展,教师的工作才有价值,教师的提升才有内涵,学校才有活力。因此,抓实常态课教学显得十分重要。本学期我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实常态课教学。

①狠抓常规,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

良好的常规,是课堂教学顺利、有序进行,取得实效的保证,同时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常规执行的情况,以身作则,提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交流、作业等习惯,以此来促进课堂实效的提高。

②做细备课,奠定课堂教学基础

本学期学校花大力气抓好导学案的编制和应用这两个环节,引导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方向和路线开展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导学案的编制要通过同一备课组教师的反复研究才能定稿,内容主要包括课前预习目标、预习内容、课后作业。要求每位教师的备课必须经历个体备课、集体备课、个体二次复备这样三个过程。

③加强听课,了解常态课堂教学的情况。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进行,依赖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此过程中必定形成各式各样影响课堂效率的问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从课堂教学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做好常态下的推门课、随堂课、抽查课,以便及时了解真实的常态课堂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④引导教师注重常态课的反思。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对课堂教学而言,则是“教而不思则罔”。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如果只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不注重课堂教学的反思,教师就会停滞不前,课堂也会渐渐失去活力与生机。因此,本学期我们必须引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特别是针对常态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的问题的反思。这些问题必须都是最真实的课堂问题。以这些问题为抓手来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

 

 

3、继续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校本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它不同于学科课程,在内容上没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框架,在目标上也不以掌握系统知识为根本目的。本学期我校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修订和实施工作,初一年级开设以写字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初二和初三开设以了解铜井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4、密切关注初三教学工作,力争201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

毕业班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届初三部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是很高,学科间的整体水平还参差不齐。因此,如何通过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改变目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把他们培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好学生,对我们将是艰巨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我们决不能动摇学校既定的升学目标和教育局下达的教学指标,为此,我们只有扎实工作,花大力气,发扬苦干加巧干的精神,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确保10年中考再上一个新台阶。

具体措施如下:

(1)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领导

初三毕业班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分管校长主抓,教务处具体负责。本学期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强对毕业年级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2)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

初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学生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积极尝试分层教学,使优秀生持续发展,中等生得到提高,学困生达到合格。教学中要研究及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强化“双基”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带来的中考评价方式的变化。

(3)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和组合,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①注重师生情感沟通。

学生是学习的内因,学生肯不肯学,信心足不足,积极性高不高,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学校继续要求各任课教师经常找部分学生谈一次话,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的提高。学校也将定期召开不同层次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

②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将通过召开全体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及时通报学校初三工作安排和设想,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大限度的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③加大对外交流,拓宽信息的渠道。 

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密切与教研室的联系,拓宽有关中考的信息渠道,并适时邀请专家为我校中考复习把脉诊断。

5、关注学生友善用脑,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无限的学习潜能。

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效率。但由于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被动的学习局面。“友善用脑”以神经学、心理学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通过脑科学与教育科学、教育规律有机结合,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科学地提高学习效率。它将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对于我们这样生源一般的学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学期学校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方法指导和习惯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多表扬,多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拥有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端正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保持师生之间正常的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个性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思考力。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笔记,学会复习,学会分析,学会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要关注学困生的成长,让所以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长期教育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成长,而不是班级几个尖子生的成长,因此学困生的学习就必须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作为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中等偏下的学生身上,要多尊重,多关爱,多鼓励,多表扬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到他们,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活动和崭露头角的机会,要善于捕捉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闪光点。本学期学校将采取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一些学习好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并把他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竞争,每位学科教师要加强督促和过关,促使学困生成长。本学期学校将把学困生的成长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7、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形式,它可以集思广益,将个人的智慧转化为集体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加强同组教师间的交流和沟通。本学期学校将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作为备课组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第一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年级组长督促,教务处负责检查。教研组长要经常深入备课组指导各备课组进行备课。第二集体备课要坚持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课组长要求在开学初就拿出本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并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头,以便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该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复备,使自己的讲学稿具有个性化特征。第三结合集体备课认真组织本组教师精心编制、修改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堂作业的设计要兼顾到全班所有学生,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让每位同学在作业后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并在原有水平得到提高。

8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①深入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要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实施“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师校本研修,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自学与骨干带动结合,自我反思与专家引路结合,任务驱动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一是发挥学校自身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二是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专家到校讲学,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历进修和教研教改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听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倡教师每学期订一本教育教学杂志,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青年教师需上报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

 ②积极开展“蓝青”工程,推动新教师成长。我们将进一步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本学期继续推进“青蓝结对”工程,落实新老教师结对互学传帮带制度,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创设成长条件,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青年教师必须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指导教师要对青年老师给予切实的关心与指导。师徒要经常沟通交流,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每学期师徒互动听课不得少于10节。本学期继续开展新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和基本素质大赛,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构建平台,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③引导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叶谰教授指出一个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很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发现一个个困惑,学然后知困,然后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和学生学习的新方式。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④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本学期学校将成立青年教师发展班,我们将通过修订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和制定考核细则等举措,创造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尤其要加强培养一批教学能力强、教科研水平高的骨干教师,为他们专业成长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定调子。同时要开发现有的师资资源,充分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要促进他们提升层次,提高知名度。

9、以教育局信息化推进年为契机,推进我校的信息化建设。

本学期学校将以教育局信息化推进年为契机,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通过校园网络及多媒体应用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校提出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把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是设立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将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在信息化应用中所使用的信息资源汇总起来,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完善、研究提高的目的,加速学校信息化进程。学校网络资源平台设立了校园动态、校园新闻等栏目以及三组和教师个人信息化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方便了教师对教学素材及教学资源、教学心得的存储和积累,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使广大教师从中受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体而言,在新形势下,教务管理层应当与时俱进,办学理念能与时代同步。时代在发展,教育竞争会更加激烈,今后,我们要把握好“课改”这一机遇,进一步积极探索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新方法。立足课堂,面向全体,着眼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科学地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促进我校教学质量质稳步提高。

 

江宁区铜井中学教务处

2009.8.26

 

 

 

 

 

 

 

 

 

 

 

 

 

 

 

 

四、工作安排:

月份

主要工作

开学前

1、依据学校工作计划指定学校教学计划。

2、召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3、制定阳光活动安排表。

4、召开新学期开学典礼和初三教师会。

5、教研组制定教研活动计划、确定教研组研究专题、备课组确定教学进度计划和集体备课计划。

6、做好开学前教师备课的检查统计工作。

2009年2月份

1、新学期开学听课安排。

2、组织学习常态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

3、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教学五认真检查。

20089年3月份

1、组织初一至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并进行质量分析。

2、安排好片级教研活动。

3、组织教师业务学习。

4、做好本月的学籍上报工作。

2009年4月份

1、组织期中考试,并做好质量分析。

2、开设期中复习研究课。

3、做好本月的学籍上报工作。

4、做好半学期教学五认真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通报。

2009年5月份

1、做好体育考试、英语口语听力考试的安排工作

2、各备课组调整好进度,做好期末复习的准备工作。

3、业务学习。

4、做好本月的学籍上报工作。

2009年6月份

1、做好中考的各项的安排工作。

2、做好初一和初二期末考试的安排工作。

3、学期结束工作的安排。

 

  

江宁区铜井中学教务处

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