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中学预防甲型流感预案
发表日期:2009/9/2 9:10:10 作者:无 有1104位读者读过
铜井中学预防甲型流感预案
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减轻直至消除危害,保障高三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确保全校师生及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防范“传染病”的应急防案工作。
二、甲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章熙斌
副组长:魏红保
组 员:各班班主任 杨飞
三、预防工作要求:
1、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
2、工作要细而又细,标准要严而又严,力度要强而又强。
四、学生在上课期间预防甲型流感措施:
1、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甲型H1N1流感病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甲型H1N1流感病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学校应在1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教育局相关部门和政府部门报告。
2、实行学生体温报告制度:
①班主任不定期抽查班级学生体温情况;对缺勤学生第一时间上报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不得延误;
②班主任每天两次以电话、口头等形式将学生体温情况上报给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将情况及时上报给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③发现学生体温异常的情况,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并第一时间上报给高三暑假上课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上报。
3、学校不组织集体性的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早操除外);
4、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在讲究卫生,避免传染的可能性;
5、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假期上课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集中、拥挤的地方玩耍、逗留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避免交叉感染;
五、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甲型H1N1流感病的预防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的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甲型H1N1流感病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
5、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六、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甲型H1N1流感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并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综合评比体系中,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其的责任。
七、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响应
学校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一)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信息通报制度必须到位:明确信息上报的责任制度,不得有瞒报、漏报、错报、迟报的现象;明确信息上报的时间和程序,发现问题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明确信息上报的通畅和准确性;
(二)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在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三)学校做好卫生疾控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的准备。
(四)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
(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六)如果疫情加重时,学校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校长室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疗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七)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必要时可以报请上级部门同意,实施全面或部分停课。
铜井中学甲型流感防控小组
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