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助推教育教学高效能发展
发表日期:2014/2/22 0:00:00 作者:陈道胜 有1442位读者读过
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助推教育教学高效能发展
——铜井中学2014年度陶研工作计划
2014学年伊始,我校将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和宣传活动,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引用”、“植入”和“尝试”“创新”,紧密联系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坚持“理念先导,重在实践”的原则,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不断凝练和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使之与时俱进,使之更富有生命力。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为宗旨,认真学习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校本培训为平台,有效地开展“学陶、研陶、弘陶”的研训活动,力争将陶研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特色的构建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建立学习的新起点,树立高标准实践目标,通过“学和研”活动,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武装教师的师德,打造“生活及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学习和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提升我校教师驾驭新课程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努力,力争加入省陶研会员学校;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探索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充满生活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提升内涵,以深度实践来提升学校的教学品味。
三、工作要点
1.健全高效能的管理和学习运作机制。
依据区教育学会以及共同体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和建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为“研陶”提供制度保证。
(1)进一步明确“研陶”领导小组的职责。谋划好学校陶研发展的思路,力求主动发展,防止此项工作中的设计的缺失。
(2)充分发挥学校“研陶”中心组的“领头羊”的作用。以中心组为核心,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和研究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学陶、研陶、弘陶”读书笔记竞赛及汇报会;每学期组织一次陶研专题研讨活动;结合校本培训的要求,每学年开展一次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活动;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每学年开展一次以“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公开课观摩活动;以中心组成员为示范,开展教师节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师德演讲活动。
(3)搭建研究平台、主动发展。择优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至《江宁教育》陶研专栏、《金陵陶研》、《行知研究》、《生活教育》等省市区陶研杂志上发表,宣传和组织教师踊跃参加省陶研会“行知杯”论文评比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对陶研发展的信息及时上报,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4)探索“行知思想”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研究创新德育方法,通过班级、团队的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等,让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成为学校常态化工作,让“学习和研讨”“实践和创新”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抱团发展的同时,努力寻求、谋划学校陶研发展的优势资源和突破口,努力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本校实际的结合点,加以研究,加以拓展,力争形成自己的亮点。
2.抓住思想灵魂,宣传学习到位。
①借“学陶”,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也是践行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通过学习,引导广大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领悟其理论,并把学习的精神实质和当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把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内化为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②借“学陶”,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智慧。学校将根据工作计划,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深入宣传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利用教师会、班会、板报、橱窗等不同宣传渠道定期向教师、学生发放或宣传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事迹,利用研讨课的形式,运用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通过沙龙研讨、课题研究、论文参评等方式,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3.以活动为平台,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和锻炼。
任何教育思想,只有与时俱进,富有新的时代内容,才更具有生命力,为此,在日常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工作中心,促进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内在的联系,不断强化实践性研究方式,把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和学习的重点,把具体的学习和宣传活动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利用“学陶、研陶”活动,开展校际间教学研讨和沙龙活动,通过合作共享,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和能力;在学校德育方面,争取有所突破,把陶行知思想植入到学校德育实践中来,从德育活动中活动多方面的发展。
4.以课题为抓手,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完善区、校、个人研究网络,逐层推进与完善,打造和构建“金字塔式”科研模型,有效管理、有机整合。首先、加大群众性科研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好论文评选、个人课题、菜单式讲座等常规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积极性,发挥骨干和青年教师的研究示范带头作用,用个人课题带领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其次、聚集群体智慧,形成校级集体课题,用专题研究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学校教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教育生产力,使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成果转化成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使“研陶”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追求。第三,积极申报区、市级课题,以课题为抓手,引领学校的发展,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味。逐步在学校形成个人课题、校级课题、区市级课题的三级网络,我们要以此为“中心线”,有计划的组织相关主题研究活动,有目标地完成校级课题、有准备的作好高层次课题的申报和立项工作,通过课题研究落实陶行知教育思想。
5.锻炼和提升青年教师的“研陶”水平。
借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宣传和学习,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和未来的重要保证,教科室将根据校工作计划上的具体要求,做好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理论学习小组的指导工作,首先,制订好本学期的青年教师活动计划,明确任务和要求,使青年教师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青年教师“学陶”的内在动力,其次,教科室将组织开展理论讲座、教学观摩和研讨、参观学习等丰富的活动形式,以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的成长,使青年教师成为各学科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力量,使他们能尽快的成才、成名。再次,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基本功竞赛,给他们搭台子、送点子,通过煅炼,促进自身发展。以此凸显共同体学校的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亮点。
6.进一步打造和设计好本校陶研基地
在抱团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做到行动跟上,强化培训和学习,思想认识要高度重视,发展步子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谋划和设计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发掘和经营好学陶研陶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研陶示范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掘亮点,形成特色,初步展示基地对学校发展的影响,让研究成为学校发展的自觉行为。
7.合作共享,获得双赢,加强共同体学校之间的交流。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要发挥好引领作用,我们将以积极的姿态向先进学校学习,积极“植入”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用理论引导,通过实践的引领,促进研究之风的形成,助推教学质量的进步,我们将邀请省市陶研会领导来学校指导学陶师陶工作,邀请专家到本校作“学陶”报告;同时,主动衔接陶研实验学校,组织”学陶“骨干到外校参加观摩和培训。
南京市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
2014年2月
附:月工作安排
3-5月份:
1.制定学校学年度工作计划(陶研计划).
2.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营造新学期学校文化氛围。
3.深度实践,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观摩课交流和展示,活动结合校本培训。
4.结合上半年区级菜单讲座,进行陶研活动学习一次。
9-10月份:
5.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活动一次,交流中心组成员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与体会。
6.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开展读书活动,交流读书笔记。
7.努力挖掘自身学校学陶资源,落实好陶研学习宣传阵地,布置好学习橱窗。
8.面向全体教师进行2014(下)校本培训活动一次,主题以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和宣传为主。
9.着手准备和落实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校级个人课题。
11-12月份:
10.邀请专家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专题讲座。(结合区级菜单讲座安排)。
11.依据共同体工作计划,做好该项工作的总结,反思和评估,反馈矫正,形成工作经验总结报告,进一步推广研究成果。
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助推教育教学高效能发展
——铜井中学2014年度陶研工作计划
2014学年伊始,我校将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和宣传活动,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引用”、“植入”和“尝试”“创新”,紧密联系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坚持“理念先导,重在实践”的原则,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不断凝练和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使之与时俱进,使之更富有生命力。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为宗旨,认真学习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校本培训为平台,有效地开展“学陶、研陶、弘陶”的研训活动,力争将陶研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特色的构建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建立学习的新起点,树立高标准实践目标,通过“学和研”活动,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武装教师的师德,打造“生活及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学习和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提升我校教师驾驭新课程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努力,力争加入省陶研会员学校;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探索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充满生活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提升内涵,以深度实践来提升学校的教学品味。
三、工作要点
1.健全高效能的管理和学习运作机制。
依据区教育学会以及共同体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和建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为“研陶”提供制度保证。
(1)进一步明确“研陶”领导小组的职责。谋划好学校陶研发展的思路,力求主动发展,防止此项工作中的设计的缺失。
(2)充分发挥学校“研陶”中心组的“领头羊”的作用。以中心组为核心,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和研究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学陶、研陶、弘陶”读书笔记竞赛及汇报会;每学期组织一次陶研专题研讨活动;结合校本培训的要求,每学年开展一次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活动;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每学年开展一次以“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公开课观摩活动;以中心组成员为示范,开展教师节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师德演讲活动。
(3)搭建研究平台、主动发展。择优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至《江宁教育》陶研专栏、《金陵陶研》、《行知研究》、《生活教育》等省市区陶研杂志上发表,宣传和组织教师踊跃参加省陶研会“行知杯”论文评比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对陶研发展的信息及时上报,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4)探索“行知思想”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研究创新德育方法,通过班级、团队的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等,让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成为学校常态化工作,让“学习和研讨”“实践和创新”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抱团发展的同时,努力寻求、谋划学校陶研发展的优势资源和突破口,努力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本校实际的结合点,加以研究,加以拓展,力争形成自己的亮点。
2.抓住思想灵魂,宣传学习到位。
①借“学陶”,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也是践行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通过学习,引导广大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领悟其理论,并把学习的精神实质和当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把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内化为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②借“学陶”,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智慧。学校将根据工作计划,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深入宣传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利用教师会、班会、板报、橱窗等不同宣传渠道定期向教师、学生发放或宣传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事迹,利用研讨课的形式,运用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通过沙龙研讨、课题研究、论文参评等方式,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3.以活动为平台,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和锻炼。
任何教育思想,只有与时俱进,富有新的时代内容,才更具有生命力,为此,在日常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工作中心,促进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内在的联系,不断强化实践性研究方式,把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和学习的重点,把具体的学习和宣传活动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利用“学陶、研陶”活动,开展校际间教学研讨和沙龙活动,通过合作共享,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和能力;在学校德育方面,争取有所突破,把陶行知思想植入到学校德育实践中来,从德育活动中活动多方面的发展。
4.以课题为抓手,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完善区、校、个人研究网络,逐层推进与完善,打造和构建“金字塔式”科研模型,有效管理、有机整合。首先、加大群众性科研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好论文评选、个人课题、菜单式讲座等常规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积极性,发挥骨干和青年教师的研究示范带头作用,用个人课题带领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其次、聚集群体智慧,形成校级集体课题,用专题研究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学校教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教育生产力,使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成果转化成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使“研陶”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追求。第三,积极申报区、市级课题,以课题为抓手,引领学校的发展,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味。逐步在学校形成个人课题、校级课题、区市级课题的三级网络,我们要以此为“中心线”,有计划的组织相关主题研究活动,有目标地完成校级课题、有准备的作好高层次课题的申报和立项工作,通过课题研究落实陶行知教育思想。
5.锻炼和提升青年教师的“研陶”水平。
借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宣传和学习,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和未来的重要保证,教科室将根据校工作计划上的具体要求,做好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理论学习小组的指导工作,首先,制订好本学期的青年教师活动计划,明确任务和要求,使青年教师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青年教师“学陶”的内在动力,其次,教科室将组织开展理论讲座、教学观摩和研讨、参观学习等丰富的活动形式,以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的成长,使青年教师成为各学科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力量,使他们能尽快的成才、成名。再次,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基本功竞赛,给他们搭台子、送点子,通过煅炼,促进自身发展。以此凸显共同体学校的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亮点。
6.进一步打造和设计好本校陶研基地
在抱团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做到行动跟上,强化培训和学习,思想认识要高度重视,发展步子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谋划和设计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发掘和经营好学陶研陶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研陶示范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掘亮点,形成特色,初步展示基地对学校发展的影响,让研究成为学校发展的自觉行为。
7.合作共享,获得双赢,加强共同体学校之间的交流。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要发挥好引领作用,我们将以积极的姿态向先进学校学习,积极“植入”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用理论引导,通过实践的引领,促进研究之风的形成,助推教学质量的进步,我们将邀请省市陶研会领导来学校指导学陶师陶工作,邀请专家到本校作“学陶”报告;同时,主动衔接陶研实验学校,组织”学陶“骨干到外校参加观摩和培训。
南京市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
2014年2月
附:月工作安排
3-5月份:
1.制定学校学年度工作计划(陶研计划).
2.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营造新学期学校文化氛围。
3.深度实践,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观摩课交流和展示,活动结合校本培训。
4.结合上半年区级菜单讲座,进行陶研活动学习一次。
9-10月份:
5.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活动一次,交流中心组成员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与体会。
6.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开展读书活动,交流读书笔记。
7.努力挖掘自身学校学陶资源,落实好陶研学习宣传阵地,布置好学习橱窗。
8.面向全体教师进行2014(下)校本培训活动一次,主题以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和宣传为主。
9.着手准备和落实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校级个人课题。
11-12月份:
10.邀请专家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专题讲座。(结合区级菜单讲座安排)。
11.依据共同体工作计划,做好该项工作的总结,反思和评估,反馈矫正,形成工作经验总结报告,进一步推广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