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教育科研>>科研信息>>正文

铜井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陶研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5/4/1 0:00:00 作者:程亮 有1280位读者读过

2015新学期,我校将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和宣传活动,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不断凝练和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为宗旨,认真学习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

以校本培修为平台,有效地开展“学陶、研陶、弘陶”的研修活动,力争将陶研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学和研”活动,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武装教师的师德,打造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学习和实践陶行知的“教学做”思想,提升我校教师驾驭新课程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努力,早日成为“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现已与省陶研会取得联系,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工作要点

1.建立健全管理、学习运作机制。

依据区教育学会以及共同体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和建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为“研陶”提供制度保证。

(1)充分发挥学校“研陶”中心组的“领头羊”的作用。

以中心组为核心,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和研究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学陶、研陶、弘陶”主题的读书活动(或相关的手抄报、征文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陶研专题研讨活动(本学期的研讨活动已于本周三下午举行,学校张翠老师在活动中介绍了她参加上海崇明陶研活动的经历);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结合区“师陶杯”优质课评比,每学年开展一次以“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为主题的课堂展示活动。

(2)配合教科室,搭建研究平台。择优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至《江宁教育》陶研专栏、《金陵陶研》《行知研究》《生活教育》等省市区陶研杂志上发表,宣传和组织教师踊跃参加省陶研会“行知杯”论文评比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对陶研发展的信息及时上报,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3)本学期,充分利用区陶研读本《行知觅秀》,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本学期已经布置中心组教师阅读第一章第一节“行知一生”,在本周三的活动中谈心得体会)

2.重视陶行知思想的宣传工作

①借“学陶”,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也是践行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通过学习,引导广大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并把学习的精神实质和当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

②借“学陶”,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智慧。

学校将根据工作计划,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深入宣传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利用教师会、板报、橱窗(学校开辟了以“学陶研陶”为主题的两块橱窗,作为学校陶研宣传的阵地之一)等不同宣传渠道向教师宣传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事迹,通过沙龙研讨、论文参评等方式,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3.举行形式多样的陶研活动

利用各种各样的“学陶、研陶”活动,努力开展各种“陶研”教学研讨和读书沙龙活动,通过合作共享,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和能力;结合区菜单讲座(初定五月下旬,也就是本学期第十二、十三周,邀请湖熟中学的李月华老师来我校讲座),进行陶研方面的全员培训;在学校德育方面,争取在学校的相关德育活动中体现陶研的精神。

4.配合学校青年发展班学习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研陶”水平。

借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宣传和学习,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和未来的重要保证,教科室将根据校工作计划上的具体要求,配合教务处青年发展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首先,每次的青年教师活动明确任务和要求,使青年教师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青年教师“学陶”的内在动力;其次,教科室将组织开展理论讲座、教学观摩和研讨、参观学习等丰富的活动形式,以促进青年教师在“学陶研陶”中快速健康的成长。

5.进一步打造和设计好本校陶研基地

在抱团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做到行动跟上,强化培训和学习,思想认识要高度重视,发展步子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谋划和设计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发掘和经营好学陶研陶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研陶示范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掘亮点,形成特色,初步展示基地对学校发展的影响,让研究成为学校发展的自觉行为。

6.合作共享,获得双赢,加强共同体学校之间的交流。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要发挥好引领作用,我们将以积极的姿态向先进学校学习,积极“植入”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用理论引导,通过实践的引领,促进研究之风的形成。我们将邀请省市陶研会专家来学校指导学陶师陶工作,并邀请专家到本校作“学陶”报告。

                                

                                   南京市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