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进校园学习体会5
发表日期:2015/5/31 0:00:00 作者:杨飞 有1384位读者读过
让核心价值观成为“精神地标”
——廉洁文化进校园学习体会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特别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确立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的价值观,其思想武器是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原子弹,是抵御颜色革命的利器。反观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旁落,犯下了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犹如一记醒钟,至今仍不时萦绕于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思想建设的高地。
它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体现出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高度吻合,与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相比,要高出一截、胜出一筹。
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表面搞得很热闹,实则效果不一定好,出现了上热下冷、空洞说教,或形式大于内容,或宣传多于实践,有的地方政府“自导自演”脱离群众,有些党员干部“自说自话”言不由衷,难以让人信服并入脑入心。这极易让西方普世价值乘虚而入,打击中国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信心,使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产生动摇。当务之急是要发挥共产党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加快顶层设计,凝聚思想共识,自上而下,站得高,高屋建瓴;自下而上,落得实,家喻户晓,合力构建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大厦”。
近年来,一些人道德失范,是非混淆,进而败坏社会风气,并催生出很多“双面人”,如一些代表、模范等正面典型,被曝因违法乱纪、弄虚作假等成为反面教材。这些迫切需要以核心价值观来正本清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需要一个目标价值引领,这就是中国梦,要用“白话政治语言”讲好中国梦,让百姓读得懂,并借助传统宣传和网络媒体广泛传播。我们要把24字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一个萝卜一个坑”,把每个党员和民众都请进来,分门别类对号入座,让核心价值观既叫好又“叫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核心价值观处于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地位,相对具有刚性,突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而核心价值体系相对具有弹性,通过吸收多元价值观来聚同化异、扩大交集,为核心价值观提供“保护带”,两者刚柔并济、互促共进。唯有如此,才能让国际敌对势力在对中国发起的意识形态争夺战中无论掀起多大的“舆论风浪”,都能确保“精神大厦”稳如泰山,成为不朽的“精神地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而无悔地成为构建核心价值观的“砖瓦匠”、中华精神家园的“施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