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铜井中学“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16/11/1 10:30:33 作者:俞春平 有2054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铜井中学“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校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铸就一支师德高尚、学生尊敬、家长信赖、群众满意的教师队伍,根据《关于开展“学师德模范、做四有教师”主题学习活动的通知》(宁教工委宣德[2016]6号)和《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道德讲堂建设的通知〉的通知》(宁教宣德[2016]38号)文件精神,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学习活动和进一步加强道德讲堂建设的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本要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不断铸就一支师德高尚、学生尊敬、家长信赖、群众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一)学校道德讲堂建设,通过宣讲礼仪、规范、标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引导广大师生崇尚道德,遵守公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构建“尊重、谦让、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道德讲堂”建设的目标:
1.深刻理解新时期师德内涵,明确师德规范要求。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引导教职工认识新时期师德的深刻内涵:认识到师德的核心和灵魂是“爱”与“责任”,“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要做到爱国守法,依法施教,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权利;要做到牢记使命,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切实维护学生权益;要做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到坚守情操,以身作则,为学生率先垂范;要做到崇德乐学,勇于创新,为专业发展储备不竭动力。
2.自觉践行新时期师德规范,形成良好师德风尚。坚持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准则,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教职工在实践中“铸师魂”“炼师能”“凝师爱”,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形成“团结协作、岗位建功、争先进位”的良好师德风尚。
三、工作原则
1. 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
以全体师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以“道德讲堂”为主要载体,通过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增强“道德讲堂”的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整合与互补原则。
将“道德讲堂”与学校创建等工作紧密结合,与责任教育和校园责任文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工作网络紧密结合,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动工作。
3. 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
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活动,重视广大师生在“道德讲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师生需求,使“道德讲堂”真正成为师生自己的讲堂。
四、基本要求
1. 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道德讲堂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快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将加强道德讲堂建设作为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举措,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学校设立道德讲堂,讲堂活动次数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道德讲堂”活动都应有一份纸质的台账资料(包括活动方案、通知、签到簿、活动流程、主持稿、视频资料或宣讲稿、活动图片、信息、媒体报道稿件等)。
2. 结合实际,创新形式。
学校要结合教育特点和各自实际,针对广大师生的特点与需求,精心组织设计,创新讲堂形式,丰富讲堂内容。要将道德讲堂建设与学校师德、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安排,提高实效。要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原有的“师德讲坛”、“班级道德讲堂”等形式,扩大道德讲堂的受众面与影响力。
3. 树立典型,培育特色。
学校应着力打造富有特色、实效显著的道德讲堂,并从中选树典型,通过各类媒体加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道德讲堂建设水平。
四、组织实施
(一)活动对象:全体教职工。
(二)活动地点:集中学习地点为学校会议室。
(三)队伍建设:以“道德素养高、文化修养好、自身素质强”为标准,组建一支业务强、素质高、认真负责、热心文明道德传播践行的宣讲员队伍。宣讲员根据宣讲内容自主组织讲稿,制作课件,学校通过现场听课、群众问卷、查阅台账等形式对讲堂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宣讲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道德讲堂实效。
(四)活动实施
1.开展师德宣讲活动。
学校利用全校集中学习时间,开设“师德讲堂”。面向全体教职工,精心组织宣讲和点评;围绕宣讲主题和内容,开展好讨论交流活动。
2.选树师德典型。
结合本校实际,选树、培育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团队典型代表,并将其作为师德讲堂的重要素材,形成崇尚师德典型、学习师德典型、关爱师德典型、争当师德典型的良好风尚。
3.创设多样载体。
除开设师德讲堂外,通过专家讲座、观看影片、座谈交流、网上学习等形式,大力建设“第二讲堂”,丰富师德教育载体。学期结束时,收集、编写关于教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的典型案例,集结成册,作为今后长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资料。
4.开展师德实践活动。
开展“责任与道德”主题演讲、书画展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塑造当代职教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5.注重考核评估。
定期对“师德讲堂”的讲义、教职工学习笔记、学习反思等材料进行检查评比。评选表彰“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师德讲堂宣讲员”,并与教职工年度考核、评优选模等挂钩。
五、保障措施
1. 健全组织,规范管理。
学校成立道德讲堂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各分管校长和负责科室主任为成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部署、职能部门抓落实的组织架构。按照上级要求设置专门的道德讲堂,固定活动场所,并制定相关的活动制度张挂上墙。在校园内显著位置悬挂横幅,设置相关的格言、经典标语,营造浓厚的校园道德建设氛围。
附:铜井中学道德讲堂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 长:魏红保
副组长:杨 飞、张丛保
组 员:王永陆、俞成明、严雷、丁旭东、陈道胜、俞春平、王雨家
工作小组:
教师道德讲堂:
组长:杨 飞
组员:王永陆、俞成明、丁旭东、陈道胜、俞春平
班级道德讲堂:
组长:张丛保
组员:严雷、王雨家、张庆、陆吕翔、赵海权
2. 强化措施,注重实效。
要把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作为加强师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标准,加强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效。
3. 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要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的意义,宣传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先进事迹,及时报道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的积极成果。要及时发布活动开展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部门应设专门人员负责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讲堂宣讲稿、活动记录、征文、演讲稿、道德歌曲集等资料要分类留存,及时建档归档。
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