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计划总结>>正文

铜井中学2009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发表日期:2009/5/5 7:42:42 作者:无 有1053位读者读过

铜井中学2009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为了给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

巩固语文这一门交际工具,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积极备战中考,研究大纲

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我们准备按以下计划进行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和((2009年南京市中考指

导用书》为指针,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以

“纲"为纲,以“本”为本,R A~U线,由线到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全面系

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

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力争在今年的毕业会考中,语文科的综合评价指标能有较大的突破。

三、复习原则

    l、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2009年南京市中考指导用书》,

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

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

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

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

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

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语文课程

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

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

“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

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

性的训练,举_if_--,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

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f-4、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

提倡创新意识。

    4、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全面复习(3

月上旬叫月中旬):全面复习基本文言文篇目和语文知识:二、:r-Al~-011练,重

点突破(4月下旬——5月下旬):针对第一lbq’6t~复习进行小结,对学生在复习

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三、查漏补缺(6月上

):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四、学生自主复习,教师

解惑答疑(6月中旬)

  5、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发扬团队精神,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

教师之间实行任务划块、分工协作,保证经验与资料的共享,争取共同进步。

四复习方法和措施

按照中考的各个题型分四个步骤进行——一、课内外古诗文的复习,二、现代

文复习,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四、写作训练。

1.  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考查,这种试题由于从横向(字、词、句、

)和纵向(文章内容及批判继承等)两方面设计考题,所以试题关涉的内容比

较丰富,题型变化也较多,相对于单项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而言,难度更大一些。

    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近年来,随着中考

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

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一种考查

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

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

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一

字出错,满“盘”皆输。

    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

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

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

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

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

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97年至2004年的中考文言文选文似乎昭示着一种现象:

命题的热点倾斜于“唐宋八大家"之文,短小精悍的写景抒情名篇也成了命题者

情有独钟的首选,“记”和“说"两种文体也特别受青睐。

    近几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浅显的说理的文段。内容比

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

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答题时要大胆根据语感猜读理解

文意,。抓关键词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

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

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

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及一些特殊的句式

(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旬)o(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

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

  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

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2、现代文阅读复习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

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

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

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

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

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

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

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

设计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

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

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

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

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一梳理文脉一筛选信息一代入问题一确定范围

一前后推敲一组织语言一得出答案。)  ()记叙文

  记叙文是中考语文试题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要学生学会解答这种试题,得先帮

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有关知识。记叙文主要是通过记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来表

达中心思想的。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掌握记叙文的要素。记叙文在记叙过程中,一

般离不开六要素,即时I’-J、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此外还要学

生掌握记叙的线索、顺序、人称、表达方式等。

  ()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它可分为两类,一是说明事物的说明

文,一是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阅读说明文,要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顺序、

结构、语言等进行理解。另外,一边复>-j一边练习。

  ()议论文

    议论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发表议论、阐述作者主张和看法的文章,它

的最基本的特点是说理性。阅读议论文,要教会学生把握它的论点、论据、论证

和论证的方式、结构、语言等。另外,一边复习一边练习

    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

篇偏重于抒情议论的散文(时文名文)、一篇自然科技类或生态环境的说明文和

一篇散笔式的议论文。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随堂练习’’选文上应尽量多选

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

—二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

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

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

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旬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

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

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

案。L-t: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Jl,”或

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  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  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

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

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

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

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

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

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3、基础知识及运用复习

    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可以看出,“汉字的书写”、“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语

句或语段的仿写’’、“语言的运用"、“词语、标点的运用及语病的修改”、“综合性

学习探究"等是考查学生积累运用的主要题型。新一轮的中考出于稳定的考虑,

在题型上不会变化太大,但是名著阅读和名句积累的考查将会演变为多样性命

题,难度上不会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命题基本上不以知识立意,而是注重对学

生能力的考查。相应知识点的考查题选材贴近生活,问题的设问都提供具体的语

境或情景,既注重检测学生的积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试题体

    3

现了开放性和选择性,客观性题目在减少,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不能过分

的强调知识点的机械训练,而是着重训练依靠知识点的灵活记忆和运用。计划用

三课时。

    关于字词,由于功在平时,不再占用复习课时。

    第一课时:语段修改  由于现在淡化了语法知识,对于语法知识的教学也

只是随文教学,因此学生获得的语法知识都是零碎的,印象也是模糊的、一鳞半

爪的。

    应对策略:对平时常见的语病进行归类,并结合典型的例句进行讲解,然

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语段修改练习。

    第二课时:综合性学习

    应对策略:挑选近三年中考中的综合性学习题,运用例归法教学,摸索出解

答探究题的方法,再进行实际演练。

    第三课时:其他形式题(对联、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常识)

    另外文学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的判断以及

综合运用、描写所包括的环境和人物的不同方式也需要学生进行训练和分析、语

言的修辞格的运用,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穿插在现代文阅读中复习训练。

四、写作训练

    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写作训练,在写和评的专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指导(大概用时一周)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模式,

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审题,正确地选材、立意、

结构文章,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板书正确,字迹工整,为

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作文训练侧重于名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

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举行写作知识的讲座,让学

生做到有写的东西,下笔能心中有数。找一些典型的写人、叙事范文,引导学生分

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

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基本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

    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

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

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在最后阶段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

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

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

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时间来看书读报(我们要最大限度发挥

好《语文报》的效果)。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

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

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在考场上让你的作文取得高分,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装。书写

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拿出浑身解数看

家本领,开好头,结好尾,博得阅卷老师愉悦慷慨分。绞尽脑汁搜肠剐肚引用名

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张扬个性,

敢于冲破传统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

    我们争取在紧张有序的复习过程中使初三年级的语文成绩能更上一个台阶。

 

 

                                                                

   32   初三复习总动员,制定计划                               

  39 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七、八、九年级重点课阅读,     

          实词归类复习:通假字、古今异义、重点字词、…一词多义、 

  32l                                                          

          词类活用、虚词复习,文言句子翻译;                     

   323                                                         

        语言积累专题():标点、修辞、病句修改,语言积累专题   

   327   ():句予仿写、续写,拟写,。“告、写标语、拟写对联。 

   331                                                         

        古诗词赏析专题,古诗文默写填空专题。                   

                                                                

   410          413                         

   语言积累专题():名著阅读、信息概括、探究题解析;     

  417   语言积累专题():综合性学习。                          

   420                                                         

        现代文复习专题():散文阅读、小说阅读。               

   424                                                          

427                                                         

  51  现代文复习专题():议论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54                                                        

  58    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j…:):课外文言文复习专题          

  511                                                         

        综合训练,中考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522                                                          

                                                                

  525                                                         

  65  综合训练,中考模拟训练(!::二)考试方法指导            

  68                                                        

612   自由复习、答疑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