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心抗疫 “井”井有条
发表日期:2021/8/6 11:43:56 作者:丁旭东 有1225位读者读过
“铜”心抗疫 “井”井有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学生们: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一场与病毒无声的战疫紧张打响。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奉上疫情防控宝典一份,以供大家科学地抵御新型冠状病毒,大家将“一招一式”都要牢记于心哦!宝典护身,保障自己与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抗疫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南京此次发现的“德尔塔”病毒,其毒性和传染性更强,强烈地冲击破坏了人们的安全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同时同学们在时间管理、假期规划以及与父母、家人的相处中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困扰。让我们一起从宝典中学习方法吧!
学生篇
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抚慰慌乱的心灵。科学面对疫情,积极应对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获得成长和进步!
一、适度关注疫情,提高控制感和信任感。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通过收集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以提高控制感,但过度关注只会适得其反。对于网上的虚假信息,我们要提高鉴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多关注官方渠道的可靠信息。在疫情防控上,我们已经有了充足的应对经验和处理措施,没有必要过度感到恐慌或紧张。
二、允许情绪波动,适时自我调节。
疫情下出现担心、紧张情绪是正常的,可以使我们提高警惕、避开危险、预防威胁。因此,我们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当出现负性情绪时,可以通过言语、绘画、音乐、叙事、写作、唱歌、日记、摄影、美拍等方式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对话、转移注意、积极暗示和感恩等方式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还可以做一些情绪调节练习。如:蝴蝶拍、腹式呼吸。
三、接受疫情所致变化,关注积极方面。
当收到有关疫情的各种消息时,我们脑海里会出现各种念头或想法,而消极的思维或念头会让我们产生消极的情绪,因而我们要学会正面思考,培养正性思维。①赋予负性事件积极意义。如当下出现的确诊病例让大家更坚定了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保持积极、理性、平和的心态,有利于我们增强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②试着用好奇心代替不理解。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觉得不理解的事,进而引发愤怒。此时,不妨试着先不评判对错,而是用好奇的心态去探究,当好奇心起来时,负性情绪会减弱。
③每天记录3件美好的小事。调整自我的注意力倾向,多关注生活中积极的一面,累积正面力量,改善自我情绪。
家长篇
家长情绪的稳定是孩子最好的定心丸。请家长朋友们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意识,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积极处理好家庭关系,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一、 为孩子示范如何保持平和心态。
孩子会从生命中重要成人的身上接受情绪暗示,绝大多数过度焦虑的学生背后有一个过度焦虑的成人。也许是父母,也许是爷爷奶奶。成人应当先努力调整自己的恐慌情绪,要有平和乐观的心态,相信政府的管控措施,相信医学的进步,对于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并在言谈举止中将这份信心传递给孩子。
二、 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是安全的。
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话语,告诉他们病毒是什么,防范病毒需要注意些什么。人民日报、世界卫生组织等微博、公众号都有些图文并茂的信息介绍,可以与孩子正式交流下,让他们意识到,只要在家,或者必须外出时,戴上口罩,注意卫生,我们是安全的。平时在家中和孩子多些肢体接触,经常抱抱他们,在入睡前,多花一些时间陪孩子。这种亲情的温暖是孩子产生安全感的基础防控不松懈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抚慰慌乱的心灵。科学面对疫情,积极应对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获得成长和进步!
三、让孩子知道,他们觉得紧张是正常的。
向他们解释当疫情发生时, 人们有各种感受都是正常的,父母也会有些紧张。鼓励孩子诉说他们的感受, 表示理解、接受,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发生的事件。有些孩子不一定能够准确顺畅表达情绪感受,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来引导,鼓励他们自由表达。
四、让孩子恢复有秩序的生活。
暑假过半,又不能出门,有些孩子作业都做完了,无所事事更会增加不安。我们要珍惜这难得的亲子时光,和孩子一道观赏奥运会,做些亲子运动,玩些益智游戏,共同读书交流,在网上看一两部好的电影,利用网络开展线上学习等。精心设计每天的日程,让孩子宅在家中也过一种有秩序的生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身体健康,也威胁着心理健康。为全力支持配合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缓解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出现的烦闷、焦虑和恐慌等情绪,近日,南京市文明办联合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五家市相关单位设立开通心理防疫热线,提供专业、规范、便捷的公益心理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纾解心理问题,为市民提供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有关建议,促进身心健康,筑牢心理防线,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
无论您是患者、是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或是普通民众,只要在疫情防控中有心理困顿,欢迎随时拨打以下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心理援助。
南京市心理防疫热线及服务时间南京市心理防疫热线及服务时间:
1.南京市脑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83712977(24小时)
2.陶老师工作总站:025-96111(24小时)
3.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灵育站” :025-52296111(9:00-17:00)
4.江宁区疫情心理援助热线:52701760(24小时)
5.江宁社会心理服务智能热线:400-025-9123(工作日)
6.南京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台:12355(8:30-20:30)
7.“宁姐凝心”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服务热线:84409566(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