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教育科研>>校本培训>>正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发表日期:2021/10/28 10:57:34 作者:韩勇 有1227位读者读过

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究

   20211027日,赵远远老师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对本校老师做了精彩的培训。

随着我区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信息技术已经与学科教学逐渐结合、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其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特点,打破了“一言堂”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但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结合,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仍旧是当前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就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作简单的论述。以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结合带来生机。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发自本心的去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学习更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他自然就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燃烧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现有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引入新的血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一副图画、一段声音、甚至一部视频短片,教师通过这些手段将某个情境在学生面前重现、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的事物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主体变成课堂的主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写到底的单箭头授课方式。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效率

传统的教学板书不仅是在书写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有关联性不强的问题——毕竟是一块静态的黑板,教师即使是绞尽脑汁,又能“玩”出什么“花样”?

信息技术却不是这样。它有丰富的显示内容、3D化的动态水平,无论是什么内容,都能够通过电子白板、以及图片、短片来重现。老师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教学要素与教学环节经过重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真正达到融会贯通。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有效,何乐而不为?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有效提高课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几乎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极少能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参与到学习之中。被动的接受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仅靠空泛的语言描述也很难传达出教学情境所包含的情感和内容。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使用,学生开始熟悉并了解信息技术与学习的联系。在遇到问题时,他们不再只能求助父母和老师而有了第三种选择——网络平台。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问题与挑战并存

(一)信息技术的滥用使得教学重点不清

很多老师理解的信息技术就是依靠课件教学,这就是喧宾夺主了。这样不仅不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反而会令学生的注意力被“精彩纷呈”的课件内容分散,无法集中到授课内容之中,从而令课堂大打折扣。

所以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更加应该注重教学思路的简洁、清晰。否则“精彩纷呈”的课件不仅不能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从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二)错误理解信息化课堂使得教师的引导作用难以体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之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是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initpintu_副本

(撰稿:韩勇,校对:张丛保,审核: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