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育教学>>正文
“无生”课堂尽显“有声”精彩——记江宁片语文任务群教学“无生”课堂竞赛活动
发表日期:2024/9/24 16:03:14 作者:张芙蓉 有379位读者读过
“无生”课堂尽显“有声”精彩
——记江宁片语文任务群教学“无生”课堂竞赛活动
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精神,实施“依标教学”,促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成长,2024年9月24日下午两点,江宁片语文任务群教学“无生”课堂竞赛活动在铜井初级中学举办。
本次活动由语文片长潘其斌校长主持,江宁片各校语文教研组长担任评委,竞赛形式为“无生课堂”教学,每位老师限时10分钟,着重讲解任务群教学落实情况。参赛教师现场抽签决定上课顺序,评委现场打分,综合评比后公布比赛结果,优胜教师将被推荐参加区级比赛。铜井初级中学张雯慧老师、滨江外国语学校郭玉琴老师、滨江新城中学徐可老师、江宁初级中学高笑笑老师和张帆老师参加了本次比赛。一师一课,尽展芳华。
第一位参赛教师是江宁初级中学高笑笑老师。她执教的《石壕吏》以剧本创作为任务驱动,设置了梳理故事内容、完善人物台词和撰写舞台说明三个活动任务,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体味杜甫笔下的民间疾苦。任务群教学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活动任务量化可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第二位参赛教师是滨江外国语学校郭玉琴老师。她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细读文本《老王》,以学校成立“江宁片区文学社”为由,分别设计了会读文、会品文、会演文、会写文五个社员入社测试环节,引导学生探究杨绛心怀“愧怍”的原因,通过设置二人再次相见的情景,启发学生学会善待他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第三位参赛教师是江宁初级中学张帆老师,他执教的是《驿路梨花》。张老师创设云南哀牢山景区将推出游学夏令营活动的情境,设计了制作景点宣传海报的活动任务,带领学生寻梨花故事、品梨花香气、彰梨花本色,教学过程流畅自然、环环相扣,将课堂所学的“悬念”运用于海报制作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第四位参赛的是滨江新城中学徐可老师,她教授的是《卖油翁》。徐老师由作者欧阳修导入,设置了解《翁》之韵、析《翁》之魂、悟《翁》之道三个教学任务,围绕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最紧张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分角色演绎,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位参赛的是铜井初级中学张雯慧老师,她执教的是《孙权劝学》。张老师以排练课本剧为任务驱动,带着学生研读文本。疏文意、品人物、学手法、悟启示四个活动任务翔实有序,注重任务的层次性和挑战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合理想象吕蒙、孙权、鲁肃三人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演绎所需的内容,为课本剧的成功编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精美新颖的课件、精心设计的板书、自然亲切的教态,五位青年教师让“无生”课堂尽显“有声”精彩,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评委们认真聆听每一位参赛教师的教学展示,他们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时而展颜微笑,从教材处理、教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经综合考量,江宁初级中学高笑笑老师和滨江外国语学校郭玉琴老师荣获一等奖,铜井初级中学张雯慧老师、滨江新城中学徐可老师、江宁初级中学张帆老师荣获二等奖。
课虽尽而意无穷,赛虽止而思未尽。本次活动既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创设了博采众长、钻研课标的互动平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期待更多的初中语文教师能够积极探索任务群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深耕精进。
撰稿:张芙蓉 校对:王银环 审核: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