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案例的解读与写作
发表日期:2013/3/20 0:00:00 作者:陈道胜 有1148位读者读过
? 背景。案例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 主题。案例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案例必须要有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如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
? 案例问题事件:反映主题所含各种问题的事件。
– 筛选原始材料;
– 描述情景与细节,对问题产生、解决过程中的环境、人物活动的描述,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 问题解决的效果。
– 不仅要说明过程,还要交待问题解决的结果。如教学的思路、教学的过程的描述,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 , 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 诠释与研究:
– 多角度的分析;
– 受到的启示;
–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的看法和分析。
– 诠释与研究是在案例事件基础上的议论,可有感而发,它能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 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在案例的最后,几个可供思考、分析、讨论的典型问题。
背景的撰写
? 交代故事发生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 一堂课的教学案例,就必须有说明这堂课的背景:
? “公开课”还是“家常课”
? 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
? 是一所重点学校的学生还是普通学校的学生,等等。
– 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背景的撰写
? 首先,描写你遇到的难题;
? 其次,介绍基本情况,如学校类型、学生情况、教师情况等;
? 第三,具体、明确地叙述教与学产生重要作用的背景。
? 第四,分析教学内容:
– 知识点
– 知识点在教材中的承接性和延续性;
– 清晰准确地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目标应符合相应的课程标准,体现新课程理念,关注对学生能力、情感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 教学设计思路,及其依据如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
案例事件的撰写要求
? 凸显主题。
– 案例事件要能反映案例主题的某个案例问题。
– 在撰写案例事件时,根据主题和问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交代特定的内容。
– 与案例主题和问题有关的环境、氛围、人物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要着重写,还要将某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工作原则、活动构想蕴含其中。
内容要真实
? 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学实际,是真实情景,不虚构,不杜撰,不夸张,不歪曲。
? 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适当增删一些细节、场景等:
? 为了保护正当的隐私权,可以虚构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注明虚构的部分)。
情景要完整
? 把情景交代清楚,目的是:
– 说明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以便案例的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从而既能设身处地思考案例中的问题,也能摆脱情境的束缚,去探讨更深层的问题。
– 要写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要有问题的发生、过程、结果,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情景要具体,要写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环境、氛围,人物的语言、行为与心理。
取舍要恰当
? 情景介绍要主次分明,恰当取舍。
? 尽量写好主要事件,精简与主题或问题关系不大的内容。
? 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
? 无论主题是多么深刻,故事多么复杂,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
? 为了引发其他教师的观点碰撞和思维,也为了便于与其它教师间进行讨论交流,可有意选择经常会出现的、典型的、犹豫不决或导致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中的典型事件。
叙述要客观
? 写作教学案例的教师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在写作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问题,表述观点,不能流露感情的褒贬。
? 要让读者仔细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
? 对案例事件的描述应是坦率的、中立的,对教师的心理活动、观念冲突、情感等方面的描写也应是个观的。
要揭示人物的心理
? 行为是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案例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
?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揭示,向读者展示,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
? 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教学案例文本的表达形式
? 条列式文本
? “条列式案例”表达规范,易于写作,其结构主要根据教学案例基本要素的顺序展开,其文本形式为:
导言
背 景
案例 主题
事件和故事描述
特定问题(案例问题)
可选择的解决方案(自我反思)
结 束 语
隐含问题式文本
? 包括了教学案例的基本要素,但没有明确地指出这些要素。这种表达方式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强,具有较为强烈的矛盾冲突,但写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 例:抓不住难点的教学真难
案例素材+点评+案例问题
? 几乎所有适宜的案例素材都可以采用,但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浓缩性特征,并提出可供思考和讨论的案例问题。
– 案例素材可以是:叙事研究报告、教学实录(围绕主题剪裁的片段)、教学设计方案,也可以是报刊上的新闻、特写、报告文学等,甚至可以是上述素材的综合。
– 这种案例,既可以是对若干事件、若干人物的多角度描述,也可以仅描述一个事件、一个人物。
撰写案例基本步骤
? ①了解教学背景;
? ②观察教学过程;
? ③课后访谈调查;
? ④资料整理分析;
? ⑤整理撰写初稿。
案例的写作方法
? 一是写自己亲自经历的案例,二是采访编辑案例。采访编辑案例是到实地采访、观察、收集一些事实、公开发表的资料和数据后写作而成的,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则可以将被采访者的名字和有关数据进行掩饰性处理。
好案例的基本标准
? ①有鲜明的案例主题。
? ②有清晰的案例背景。
? ③有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
? ④有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分析和启示。
? ⑤具有值得研究的案例问题。
3.教育叙事与教育案例的区别
? 教育案例包含教学叙事
– 案例和叙事的共同点:
– 都是对典型教育教学事件的观察、记录和反思;
– 都具有叙事和分析的成分;
– 都需要有事件的主题、背景、情节和对事件的理性反思。
? 两者的主要区别
– 案例的结构必须包括:
? 事件背景+事件描述+事件分析+案例启示
– 事件分析:直接对事件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
– 案例启示:在基于事件本身又超越实践本身的基础上,作一些普遍意义上的理性反思;
– 当然事件分析与启示部分融合在一起写也可以。
– 案例的反思一定要全面深刻,更强调理性。
? 叙事结构只需要:
– “事件(故事)背景+事件描述+扼要的理性反思”。
– 叙事的反思可以更感性一些,甚至抒情化一些
? 两者的侧重点:
– 叙事更强调叙述,案例更强调分析。
– 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 理性反思可以在文中直接表达,往往是即时而发,三言两语,可谓点睛之笔,也可在文末单独成段阐述,也可夹杂在行间,不需长篇大论。
– 案例在叙事的基础上必须进行理性的反思,案例只是基础和铺垫,对案例的分析才是重点,它除了对事件本身的直接评点外,还需要归纳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事更生活化,案例更研究化。
? 叙事研究一般只叙述一个故事。
? 案例研究可以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同一主题的几个事件进行分析。
? 案例分析中可以同时串联几个事件,然后进行同一主题的分析探究。
? 案例写作形式可以:
– 事件1+分析+事件2+分析+综合分析;也事件1+事件2+分析。
? 叙事强调事件的完整性;
? 案例可以是事件中的某个片段,强调局部的完整。
? 教育叙事对事件的记录强调形象生动的描述,需要场景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强调情节的生动、矛盾的冲突、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渲染,需要些文学功底的。
? 案例中对事件的记录可以生动描述,也可以采用白描手法,甚至用说明的形式,对教学片段的案例分析,采用教学实录的形式也未尝不可。
江宁区2013上半年校本培训反馈表
培训部门 |
铜井中学教科室 |
时间 |
2013年3月20日 |
主讲人 |
陈道胜 |
主题 |
教师如何写教育案例 |
对本次学习的建议和要求 |
| ||
对本次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或笔记 |
建议1:根据学习学会记录发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事件,积累个人写作的素材。 建议2:根据本次学习,选择发生在您身边的一件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写一篇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