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题班会的“四效”性
发表日期:2014/4/21 11:11:23 作者:张丛保 有1086位读者读过
浅析主题班会的“四效”性
————主题班会听课反思2014、4
4月17日参加了铜井小学承办的江宁片德育活动,听了四年级张静静老师的一节主题班会课。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学八
礼四仪,做礼德少年》。班会第一步是出队旗唱队歌;第二步是为什么学?从学生讲述小故事引发讨论,让学生明白学习八礼四仪
的重要性;第三步是学什么?不同小组分别通过学习资料、随手拍、相声、小品、社会实践活动、图片分析等形式阐述了仪表、餐
饮、行走等八礼四议;第四步是如何学?主持人的对话让学生反思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班主任的及时介入组织学
生讨论平时如何去让自己言行符合规范;第五步是班主任小结和希望,最后退旗。
整节班会课流畅、紧凑,在学生的惊奇、互动、向往中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其中:主题的选定切合实际,把握住时代
脉搏;学生的坐姿、站姿一致,整齐划一,显示了平时的训练有素;学生的才艺展示,凸显了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重视与培
养;学生参与率高,体现了教育的面向全体;教师的精彩点拨和及时介入,展示了班主任总揽全局的过硬内功。
主题班会,是学校、班级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不仅能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同学
之间的友谊,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尤其班会后教育局王科、陈老师、孙老师、姜老师的专家精彩、到位的
点评让这节班会更加提升,让我们与会的各校德育人对主题班会的时效、有效、实效、高效的打造有了更清醒、细致地领悟。
1、班会选题要准。
主题是班会的灵魂,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内容说,班会主题往往与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或最近发生的、与
中学生密切相关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或社会热点相联系。上述张老师的班会正是响应江苏省文明委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
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的精神,同时也是响应街道的“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的精神,从爱家乡、爱学校出发强化教
育,体现时效。
2、主题切入口要小。
班会主题一旦选定,展现主题的点要小,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了解清楚,理解透彻。上述班会中八礼四仪主要是八礼,这点
已经凸显,但八礼全部展开,一是时间不够,二是每个礼都不能说透彻,学生印象不深,主题班会教育的时延性就不能很好体现,
班会的高效性也会打折。建议选一、两个礼仪重点突破,深入,同时形成八礼的系列主题班会,体现有效。
3、班会的材料要注重学生的准备。
主题班会需要的材料很多,大的方向班主任要把握,同时将任务分解给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
程,也是对主题的了解、理解、深入的阶段,班主任需重视。同时应关注学生的准备情况,随时掌握动向,及时正面引导,体现实
效。
4、班会活动中班主任要全局把控。
主题班会的主持有老师主持、学生主持、师生共同主持几个形式。作为班会的组织者,策划者,班主任要有全局观,即使
主持交于学生,但整个过程需要班主任的把控。上述班会中张老师就做的很好,在学生主持出现冷场和时间把握不好情况下,班主
任及时介入,继续着主持人的话将活动延伸,把活动做细,发挥着活动的效用,促成整节班会的流畅,体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