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校园快递>>校园简讯>>正文

改善学习生态 提升生命质量

发表日期:2011/3/15 10:15:52 作者:无 有860位读者读过

改善学习生态 提升生命质量

作者:田保华 来源:中国教师报

    所谓学习生态,就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与氛围,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教师、家长的角色与关系,以及他们与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的关系。在诸多关系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最和谐灵动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的一种文化特征,它集中反映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既决定着教师和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质量,又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决定着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时下,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导致师生关系扭曲和变异的,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学校的原因,还有家庭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学校;就学校而言,既有教师的原因,又有学生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教师;就教师而言,既有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因,又有教师能力与水平的原因;既有教师教育观念的原因,又有教师心态的原因。真正“道德缺失”的教师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教师都存在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调整心态、提高水平的问题。

    教人做人,使人向善,使人向上,既是教育的道德目的,又是教育的道德标准。改善师生关系,满足这一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主要责任在教师。

    第一,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人”,把孩子当成孩子,满足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这是为师者、传道者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这就需要教师调整好心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对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教师不能给孩子一种“伤害”的爱,而应该给孩子一种“安全、温馨”的爱。要让孩子心里有阳光,教师心里首先应该有阳光。

    第二,回归教学的纯真,改善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回归教学的纯真,就是“让教学回家”,回到符合规律的路上,还教学的本来面目,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改革和创新课堂,重建教与学的关系,改善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和感受,把学生从“苦海”中拯救出来,是改善师生关系的第一要务。因为这既是教师的课堂能力、课堂艺术、课堂智慧和人格魅力的集中展现,又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

    第三,展现人格魅力,用高尚道德引领学生的生活。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因此,教育应该回归学生的心灵深处。正所谓“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养心,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决定一个人品位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阅读是一项贯穿人生始终的生命化实践活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增进知识,更在于提升精神境界和生活品质。因此,作为教师,一是既要自己读书以提高修养,又要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和学生一起去为那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而感动。二是要把自己修炼成一部值得学生一生阅读的、能让学生感动的、能为学生提供心灵营养的“圣贤之书”。用教师高尚的道德引领学生的生活,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成长,让校园的空气洋溢着激情与温暖,让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得以延续与发展。

    教育是一种力量,它能直击我们的心智。寻求这种力量,运用这种力量,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的人,就是教师。

    教育有一种责任,它应该让师生共同成长。知晓这种责任,尽到这种责任,在实现“心灵”交流的同时,能让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得以延续与发展的,就是学校。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感受到这种力量,体验到这种责任。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尽快完成教师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重构起“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创造这种力量,担负起这种责任。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生命质量、生命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