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中学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登
发表日期:2007/12/27 8:24:12 作者:无 有1833位读者读过
寒冬里的“心灵鸡汤”
铜井中学 一<4>班 徐琴
选择了一本好书,等于选择了一种优秀的文化,书是我们的心灵鸡汤,让我们在寒冬感到那属于她的温暖。
于是,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习惯躺在软和又温暖的床上,借着柔和的灯光,捧着一本书,在清新的书香中,将一切抛到九宵云外,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与我。
从她那儿,我认识了有着钢铁般坚强意志的保尔,记住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内心独白:“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全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时时提醒着我不要虚度年华,尽自己所能,做出贡献,哪怕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也足以证明我,存在过。
从她那儿,我认识了结局悲惨、一生坎坷的祥子,他让我了解了20世纪20年代的劳动人民生活悲惨,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现今不同,我们的环境不同,只要我们多几分勤奋,小康生活触手可及。
从她那儿,我认识了秉性纯朴仁厚、乐于助人、极富进取心的安利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我读了之后,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湿润。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回忆起平时对待他人的态度,自己难堪起来,心沉重得愈深。书中的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谊……无一不让人觉得世间都要如此才好,心顿时轻松欢快。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浮躁。
从她那儿,我认识了顽强的贝多芬,罗曼·罗兰最后这样总结贝多芬的一生: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那句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让我懂得任何时候都决不向命运屈服,任何事情不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身体健康带来的痛苦,都不能使我们停止前进,这才是真正的人,不枉活一世的人!
我想,我还不是一个“真”的人。不然,我会为她写出更真的文章。
(指导教师:祁永玲)
伴 书 之 乐
铜井中学 一<3>班 马立圣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知识的源泉,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读更多的书。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位哲人在交谈,它能让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又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它能照亮人生的前行之路。还有人说,看到好书,生活再难也要买,时间再紧,也要读,因为好书是每个人成长食品中不可缺少的营养。
做完了繁重的功课,我习惯地走到我褐色美丽的书架前,随手抽出本喜欢的书。将一本本旧书重拾,倍感亲切。
书,对我是有帮助的。每每拿到一本新书时,触到了那光洁的封面和有棱角的书脊,感觉上是捧着一个完美的承诺,小心翼翼的翻开,不忍心看到哪一个地方被弄坏了!
以前,我每当看到一叠叠书摆放在我的面前,翻开书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小字眼前浮动时,就开始十分厌恶,不喜欢去阅读它们,讨厌它们。甚至有时在学校早读语文时,都不愿意读出声音来。但是,自从我遇见了我的红颜知己、初恋情人——《鲁滨逊漂流记》时,鲁滨逊敢于冒险,勇敢机智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飘荡,他一直激励着我,它让我勇敢坚强,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服输,勇敢面对,与生命作斗争,永不屈服于命运!每当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我都会细细口味《鲁滨逊漂流记》,它成为我的最爱。后来,我长大了,渐渐地发现,原来我的身边有许多的鲁滨逊。
现代文中,我最喜欢张爱玲、席慕蓉以及郭沫若的散文,读起来轻轻松松,满心欢喜。高兴时我去读,悲伤时我也去读,每一次都有新感受、新体验。可以说之为“温故而知新”啊。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里都包含着一颗爱心,爱生活,爱亲人,爱朋友。读这样的美文,实在是一种享受。
书有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有时,我会拿起一本“生活百科”之类的书,看一篇,又一篇,增长知识,对生活也是有帮助的。
书是我一生忠实的伴侣,她将会伴我走过我人生中的一切风风雨雨,让我的人生变的精彩无限。每到夜深人静时,我会在灯下,拿出一本《名人名言》,慢慢的读着,闭上眼睛,仿佛看到这些名人,在房中来回踱步,思索中,总结出了这些人生哲理。
一本本精典著作在我的手中,虽然体重轻,但是它们的真正份量却异常沉重,厚厚实实的,总是有一种快乐洋溢在我心头。《西游记》、《童年》、《鲁滨逊漂流记》、《丑小鸭》、《海的女儿》等等,它们不知被我读了多少遍,但有时还是忍不住再来翻看一遍。总之,遨游在书的海洋中,我高兴,我激情。
书成了我的精神营养品。它永远在我心中的最明处,是它,是它,就是它,让我有了一个安宁而美丽的心境!
(指导教师:王永陆)
今 生 书 相 伴
铜井中学 二<6>班 詹书婉
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生中没有尽收眼底不好像生活没有阳光、没有欢快。我喜欢读书,愿像鸟儿插上翅膀;我爱读书,愿生活充满阳光,充满欢乐。
打开一本好书,那种油墨浓郁和纸张的清新,就如一杯西湖的龙井那么沁人心脾。
细细品味文字里那点点滴滴的故事,欣赏到朱自清笔下的《春》啊!那是万物复苏,那是春天的味道:“山朗润起来了……红起来了……”多么迷人心神的春天啊!
细细品味文字里那点点滴滴的故事,欣赏到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啊!那是雪花纷飞,那是冬天的味道:“树尖项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多么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啊!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读出了保尔的精神: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全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读了张海迪的《绝顶》,我读出了张海迪一百次跌倒,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顽强,读出了她用精神筑起的长城,读出了她用毅力铺就的人生长廊……
品书香一缕,读人生百味。
就如同与一位哲人交谈,明白做人的道理;
就如同挑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前行之路;
就如同饮一杯清茶,起伏不定,苦尽甘来!
爱上读书,并非是一时的冲动,因为心中不安定的人是不会喜欢读书的;爱上读书,并非想与人高谈阔论,因为不懂沉默的人不会深刻地读书;爱上读书,是上苍的一种恩赐,是自己的一份执著,是对思想的一种净化……
浪漫人生路,有书相伴,你一定会觉得今生无憾。
(指导教师:侯义良)
好读书, 读好书
铜井中学 一<2>班 贡惠
书中有泪,泪中有书。
从我学会认字开始,我的生活中便多了这样的一个东西……书,我离不开书,书就象我的生命,在书中畅游,我感觉,自己已经和书融为一体了。
上一年级时,伴随我的是童话事故,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我都翻烂了,《白雪公主》使我气愤,《睡美人》使我感动……读每本书时,我不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儿时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一员,以旁观者身份大胆对事物作出评价,那时年幼,什么也不懂,只能对事物发表观点,融情至身于故事情节而已,就说《白雪公主》吧,刚开始时,我很生气,那么漂亮的公主,却被狠毒的皇后用毒苹果毒死了,我还哭了呢!既是生狠毒皇后的气,又哀怜小公主,我情不自禁说:“小公主,你真傻呀!要是我是你,一定不吃!”后来说公主复活,我才松口气,真是虚惊一场,我的心是随着故事情节而变化的。
稍大一点后,我脱离了童话书,读起了中外名著。我试着在原有基础上,做些笔记,我爱摘抄优美词句,如依山傍水、波光粼粼……而先前的“至身于书中”则更不丢了,我对书的理解也更深一层了,如读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后,依儿时的我,只是会哭,说高老头可怜,而他的女儿太没孝心了,而现在的我,深深体会到了社会的黑暗,人们把金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那两个女子,为了金钱,甚至连父亲最后一个希望看她们的愿望都没有帮助实现。我的心底只是升起无限的悲哀,我为那两人为了钱甚至连心都丢了而感到多么庸俗、可悲。
再大一点,看见《红楼梦》,那时的我是“有泪不轻弹”了,《红楼梦》虽不到我真能看并理解的时候,但我将就着看,半知半解,竟就这样被感动地流泪。书中描写的故事哀婉动人,我也只是看了而已,我想,到我真正理解还差远了吧!但是,从此书成了我的朋友,每天带一本书看,似乎成了习惯,书中有泪,泪中有书,对书的感情用“十指连心”还不够,我认为不太恰当,真应了高尔基的一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由于爱书这个嗜好,我被同学们在全不理解的情况下称为“书呆子”。
爱书中必然的,学会读书、看书和剖书后,我在书的帮助下健康成长,我的书教育了我怎样做人,改掉了不良习惯。
但是,书不都是好的,我的朋友也会变“坏”。在读了好书后,偶然间同学借我一本书里面说得教人怎样变坏,变坏容易变好难。我年少,社会经验不足,就这样,差点被坏书“带坏”了,我学会抽烟,呛得我直流眼泪,还好,读了一本好书,它否定了这样是睿智的,说这是愚蠢的,我没有学会抽烟,好书抹去了白纸上的黑点,净化了我的心灵,好书教育了我应热爱学习,乐于助人,不能违法犯罪……不知不觉中,在一篇篇语言优美但又不失教育意义的文章,我已逐渐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从书中我获得了无限的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尽情在书海中畅游吧,朋友,你会在书中获得快乐,我深深感到,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是多么有意思,在读《套中人》、《繁星·春水》、《雾都孤儿》、《骆驼祥子》……同时,你的生命历程仿佛也是这样,经历了更多的五彩缤纷的、酸甜苦辣人生坎坷,别有新意,不如尝试自己写下来,与名人对比一下,也许你会有更多体会……
高尔基还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读好书,体会书的思想时,也要学会读好书,净化自己的心灵啊!也许,你也会成为书的另一个朋友。
(指导教师:徐承刚)
昨 天·今 天·明 天
——读《珍惜“今天”》有感
铜井中学 二<4>班 张有为
自从读了《珍惜“今天”》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到过去浪费的每一秒,我真后悔,后悔自己不知道珍惜时间,后悔自己不能好好把握每一秒钟。
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又是明天的基础,正如《珍惜“今天”》文中所说的抓住今天,可以弥补昨天,准备明天。是啊,今天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可贵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我们不珍惜今天,总想把事情推到明天,那你将一事无成。
“逝者如斯夫”,时光飞逝,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时代的进步,促使我们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是宝贵的,但它又是短暂的,所以我们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珍惜时间是不行的。记得爱迪生在他八十诞辰时,庄严的宣布自己是一个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人们大惑不解,但如果了解他工作时分秒必争,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时间是生命的单位,因此抓紧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
再比如说鲁迅,他虽只活了56岁,但是他始终恪守“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拿着笔同敌人战斗了30年,在他的十年当中,他除了校对古书、译书,为几部长篇著作收集素材之外,还抱病写了500多篇战斗杂文。由此看出,只要你珍惜时间,很好的利用时间,时间就会在你身上放出光华,创造财富。
以前,我常常在课堂上走神,或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虽然有时仅仅就是一两分钟,但一两分钟的价值是巨大的,因为也许这一两分
珍惜“今天”应成为我的座右铭,“昨天”在督促我前进,让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明天”在向我招手,要我不能浪费每分每秒。这只有用这“今天”去做准备,学更多的知识弥补“昨天”,正如奥斯特洛夫期基说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全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指导教师:王传宝)
花开,梦的边缘
铜井中学 二<2>班 余必淼
减掉了花团锦簇的渲染,一抹衰兰,数杆瘦竹也能勾勒出画的风韵。
减掉了八音齐奏的喧嚣,五尺桐木,几缕断弦也能流淌出泉的天籁。
减掉了秾辞艳赋的堆砌,一藤一树一鸦也能点染出秋的清凉。
减掉了焚椒炙兰的馥郁,一盏清茶、半碗米粥也能氤氲出禅的境界。
滔滔黄河,滚滚长江,流经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而奔流不息;巍巍五岳,浩浩九州,经历了造成千万年的沧桑而能本色不改。历史的梦想边缘,只有懂得减掉一切的多余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在生晓梦迷蝴蝶,在苍寥幽寂的苍穹下,他在无我无他无众生相的妄境中捕捉那消失在苍穹下的蓝点。凝视贵族法则的破败,拂去镐京破碎的芒屑,握着司母戊大方鼎的古青森然,也依然无法寻回那片家园恬静。越王剑驱散了古鼎的权威,他只是循着三皇五帝的古道趁走着,渴望把群臣泾渭分明的时代从沉淀千年的黄土高原下挖掘出来,在黑暗将尽的黎明之前给疾苦中的天下一丝温暖。然而无用,骄傲的庄子只得减掉一切的多余,将自己化为一尾鱼,游弋在清波里,守护着心灵月亮的树,灵魂也随着清波摇曳升华。
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隘,唐代的环佩,宋代的衣袂,我静默有目光在历史的奔涌中行走。
抛弃了权贵,摒除了财富,杜甫在大劫大难下,让惊悸恍惚停留在幽寂的港湾,只让几丛风荷,几枝斑竹、几点白鸥陪伴在焦灼的草堂。躲开了兵燹,躲开了名场,却有破屋的秋风卷走三重茅,风雨不堪闻,车之辚辚,马之萧萧,犹不堪闯,宫殿里龙书案旁,君主骄奢的半径量不出民间疾苦的周长。唯有减掉了这一切,回归天下寒士,回归苍生,杜甫才净化裸露的灵魂,让真切的感情零落成悲壮的七言古体。
孤雁飞过闺楼,带不走满腹忧思,带不走寻寻觅觅的恨,又上心头的愁,李清照减掉了追求实惠的世俗,历史留下了超凡脱俗的人杰、鬼魂。身受辱弄的耻、常人难忍的恨,司马迁减掉了,青史得以笔走龙蛇,放射出人性的光芒,成为文学史学园中的奇葩。
减掉一切多余,给苍白的四周以绚丽,给沉闷的空气以清新,给浮躁的生活以诗意,那么就会再现千帆竞过的粼粼波光,就会再显秋风飘过的湛湛晴空。蓝天下,波光里,我们才能看到花开,听见花开的声音。
花开,梦的边缘。
(指导教师:李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