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09/11/10 9:36:45 作者:无 有989位读者读过
营造科研氛围,促进教师成长 提高教学质量
2009年,学校科研将重点营造学校科研文化氛围,服务学校,成就教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工作理念:
服务教学,成就教师;
工作愿景:
充满活力的教科研;
工作目标: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追求,教学效能提高的“催化剂”。
运行机制:
落实和完善教科研、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
工作作风:
切合教学,塌实研究,。
工作职责:
学习与指导;服务与管理;参与与合作。
一.营造学校科研文化。
基于教育科研高品位发展的需要,在科研意识培养、科研制度建设、科研管理创新的基础上,建设学校教育科研文化,使教育科研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内化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行为,逐渐锤炼形成对教育科研自觉追求的精神、作风。
二.突出科研成就教师的价值取向。
1.确立教师科研成长规划。以“名带优” 后备梯队为重点,以“青年发展班”为载体,帮助教师梳理主要科研理论与应用策略,量体裁衣策划每位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划,既制定目标,也记录成长轨迹,有共性,更体现个性风格。
2.建立科研团队。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以名师、带头人为核心,建立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科研团队,促进更多的人成为研究型教师。
3.建设科研骨干队伍。以区教科研带头人、学校教科室主任与教科研骨干教师为目标,培养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并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
4.普及“个人课题”。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教科研。学校以“个人课题”为抓手,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努力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矛盾转化为研究的对象,使广大教师感到教育科研可近、可用、可做,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2009年努力实现全区专业教师的80%有校级“个人课题”,20%有区级“个人课题”,5%有市级“个人课题”,认真做好“个人课题”的组织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荐优秀“个人课题”成果。
三.落实“科研兴教”理念。
科研兴校就是学校丰富内涵、积淀内涵的过程,就是学校走上稳步提升轨道的重要保证,就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影响的根本路径。
5.提炼科研成果,树立品牌意识。以科研课题为引领,提炼经验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和现实,提升办学品位,张扬学校个性。对好的课题要创建评比活动,以创建促发展,以活动促提升。
6.发挥科研基地示范作用。学校努力完善自身建设,发挥实验田、示范窗的作用,要坚定率先成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信念。努力为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
四.课题研究常态化。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核心工作,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内驱力,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第一动力,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把课题研究作为教育教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把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7.提高课题结题质量。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十一五”市、区立项课题今年进入结题阶段,我们要精心组织课题结题工作,要认真整理研究资料,梳理研究心得,提炼研究成果,届时我们将对关于学校课题研究的论文进行奖励和推广。扎实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工作,降低研究重心,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创新工作方式,发挥“教育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五.“个人课题”研究常规化。
8.全面推广“个人课题”。“个人课题”是教师开展研究、反思的重要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逐步推进,让更多的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研究,让“个人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习惯,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
9.做好“个人课题”申报、结题工作。学校成立“个人课题”评审委员会,择优推荐组织“个人课题”申报、评审、立项与结题工作。
上半年4月:区、校级08年立项的“个人课题”的结题。
上半年5月:09年校级“个人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填写本校设计的申报表,上报校级“个人课题”目录,并择优申报区级。
下半年9月:09年市级“个人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下半年11月:市级“个人课题”结题,材料包括《研究报告》、过程性材料和相应的课题研究论文。
铜井中学教科室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