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中学“教育科研提升年”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11/12/6 13:21:05 作者:无 有999位读者读过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科研提升年”活动中,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学校教育科研品味;并实践科研成果于教育教学中,形成教育教学生产力,助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二.主要目标:
以“教育科研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普遍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提高教师的科研基本能力;努力形成一批教科研成果、项目,甚至品牌,着力提高教科研在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上的贡献率;具体的说就是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所有教师在掌握教科研基本能力和方法上要有突破;第二,各校在本校优秀教师个案的研究上要有突破;第三,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上要有突破。达成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目标。
三.工作任务:
1.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
(1)以科研课题为抓手,强化学习和培训。教育优质化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撑,教科室要在建构“校本科研”工程的实践中,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使科研成为教师生活的追求,坚决摒弃科研为职称服务的错误思想,严格依据教师培训内容和我校目前教育教学实际,前瞻性地开展学习活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善于查找自身科研存在的不足,加大宣传和学习力度,把科研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教师的考核体系,全方位地提升我们的办学层次,引领教师不断发现和着力解决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论文评选、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方面的参与率和获奖率,使科研成为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自觉行为。
(2)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要善于“借智、借力、借道”,不断为学校的科研“充电”,为科研工作增添智慧,把区级菜单培训和校内科研沙龙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和科研活动结合起来,把专家指导和自身锻造结合起来,丰富科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使科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亮点。
(3)做好常规性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宣传。确实做好《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及《南京教育》等重要杂志的征订工作,及时了解科研动态和最新教研成果,使教学研究资源得到优化与整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带领教师学习,或以墙报、板报、编印学习资料等形式引导教师自学,及时宣传优秀文章、好的经验和做法,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
(1)为科研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实现科研成果的突破,学校将结合日常的教学工作,有计划的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科研基础知识的指导,比如论文、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调查报告、课例、创意设计以及个人课题等相关创作知识的指导,为教师开展科研实践奠定基础。
(2)为课题研究铺路搭桥。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工作中心,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把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做好校级个人课题的指导和评审工作,做好区级课题的申报和质量的把关,做好市级课题的规范引领和精品的打造工作,让课题研究在我校生根、开花、结果。引领教师把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课题研究内容不要贪大,要追求务实管用;不要贪多,要追求精益求精,使本学年的个人课题申报数量和质量有大幅度上升。
(3)为学校课题的立项和结题精心准备。依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市、区教科室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与检查,并把科研活动的经验和好的素材纳入到平时的业务学习当中去,按期完成“十一五”课题的结题任务;把握好学校“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力求高层次,高标准,追求立意的针对性,力争顺利立项,使课题研究催进学校的发展,成为学校进步的的重要支撑力量。
3.普遍提高科研的针对性。科研来源于教学实践,针对性地开展好创意设计、教学实验、教学调查、学情调查和分析,针对我校开展的教情调查反馈情况,进行认真归纳和梳理,引导教师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认识度要高,立意点要小,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立意和反思。
(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①教学方式不灵活,简单的说教方式比较普遍;大胆创新的人不多,按部就班,沿袭传统;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对方法的指导和深入还不够;差异教学设计不够到位,不能关注全体学生,囫囵吞枣现象比较严重;导学案在使用效果上欠缺细思量,甚至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体备课不到位,教学重点、目标达成、练习设计、教学反馈方面还不够精细化,成效不是很明显等。②学生思想工作还不够深入,得过且过的思想还存在,困惑与无奈并存;班级管理上还存在理论上的提高和实践能力上的不足、尤其是学生在集体方面的荣誉感、合作能力、感恩教育等思想方面不给力。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①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明显的欠缺,急需培养和指导。表现在如何预习、课前准备、课堂听课要求、思维要求以及学习笔记、在家自觉复习巩固等方面;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着内驱力不足;学习压力缺乏、耐挫能力脆弱等。②合作学习,小组帮扶等学习形式得到运用但效果尚待研究和提高。教科室将引领广大教师针对性地开展好教学研究工作。
4.普遍提高科研的实效性。进一步深化“金字塔式”科研模型,认真落实好论文评选、个人课题、菜单式讲座等资料的编辑和积累,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让广大教师在科研提升年活动中有收获、有成长、有成果。努力使校级、区级、市级个人课题的三级网络更加具有实效性,有计划地完成好校级课题任务、有目标地增加区级课题数量,有重点地规划好市级个人课题的立项,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反馈、有检查、有总结,并把此项工作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把科研发展的各项管理和绩效与学校绩效考核方案有机的对接和挂钩,达成科研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科研助推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
5.发挥青年教师在科研中的作用。青年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和未来的重要保证,教科室将根据校工作计划上的具体要求,做好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对青年发展班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工作,教科室将组织开展理论讲座、教学观摩和研讨、参观学习和科研沙龙等丰富的活动形式,以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的成长,使青年教师成为各学科中的骨干力量,让科研成果成为年轻教师成长成名的平台。
四.实施阶段
1.宣传学习阶段:(2011年2月--2011年3月)
宣传发动,形成共识,兴起全员参与的教科研提升年热潮,制定《铜井中学“教科研提升年”实施方案》,引领教师深入学习和领会科研提升年的具体要求和精神,在精神上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高度重视,激发参与科研的热情。
2.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1年11月)
①实现“十一五”课题成果的总结、转化,在区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完成“十一五”各级课题的结题工作;申报“十二五”各级课题,达成“十二五”各级课题的申报工作,在内容上有针对性、提高有效性,自加压力,实现课题研究在层次上的突破。
②组织教师学习和把握科研基础知识,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技能。尤其是结合科研提升年的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培训,如“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调查、教育创意设计”等实践性研究方式,实现科研能力大幅度的提升。
③顺利完成2011年度三级“个人课题”申报,在数量和质量上要全面提高,自觉完成2010年度三级“个人课题”的结题,保证100%的顺利过关。
④组织和开展好两次区级“菜单”讲座,组织教师开展校内学习和培训,丰富科研知识,做好反馈统计和反思,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3. 总结提升阶段(2011年11-12月)
①评比和表彰学校科研先进个人和团队。
②形成一大批科研成果和项目,总结学校年度科研成果,汇总和推广好的工作经验。
③组织教师参加“江宁教育主题论坛”,交流“教科研提升年”经验与成果。
五.评估与考核:
1.鼓励50周岁以上教师撰写论文,50周岁以下教师,本年度没有校级(含校级)以上个人课题的取消评先和年度考核评优资格。
2.45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必须有校级以上(不含校级)的个人课题,否则取消评先和年度考核评优资格。
3.45周岁以下教师,本年度没有论文获奖的、取消评先和考核评优资格。
4.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对科研业绩成绩明显的在晋升职称、评先和考核方面优先。根据科研成果的大小进行先后排序,量化打分。
5.无故不参加科研活动的(如菜单讲座,科研培训,以签到为依据);不上交科研材料,比如学习总结、科研菜单讲座反馈以及课时验证材料的取消评先评优和晋升资格(以教科室统计为准)。
6.年度继续教育学时不足的取消一切评先评优和晋升资格。
7.凸显科研成果的激励作用,加大对科研成果奖励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