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正文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构建与管理

发表日期:2010/12/2 9:17:34 作者:无 有1407位读者读过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构建与管理

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   陈道胜

幸福的生活有一个不可缺的因素是有事做。很多人都有过没事做的时候,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知道吗:“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

“学习型教师团队是指由学科教师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共同愿景:

1.学习是为了提高团队工作的效能。

2.合作互助型学习、创新发展型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3.教师之间为了同一个学习问题,能进行有效的倾听和交流,能自由地、创造性地讨论一些微妙的话题,并具备反思和自我解剖的能力。

4.学习的主要内容与学校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和有效性教育教学等主题相关。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团队精神       教学管理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构建与管理

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   陈道胜  

一.强化学习,提高团队意识,锻炼业务素质

1.恒念课改精神,勤学为先、不断“充电”。我校的教师能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的各种学科培训活动,“全面优质年”的意识得到了充分重视和体现,通过参加各级学习,全体教师形成了“以学为主线,以教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力打造“低耗高效”的课堂生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求,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参与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其次,本校内加强课程改革的研训。在教务处的安排和指导下,我们利用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时间开展了全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达标过关活动,人人参与“备、说、讲、评”,努力结合新课标思想,认真研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说课、评课,以期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对各教师的语言、板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指导,帮助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师进行查缺补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第三,关注学习,积累经验。《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作为教师,要想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不断学习与吸收,提高自己的专业内涵,积累丰富的知识。为此,每位教师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写好自己的读书笔记,把构建学习型教研组,争当学习型教师落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教育学生勤学,教师首先要勤学,正因为每位老师的兢兢业业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我们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所做的也是大家共同面对的工作,我们因为实在而显现效率和成绩,近年来,学校的教学成绩不论是在区统考还是综合测评中,学生的成绩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的势头,这得益于每位教师和同仁的共同努力。

二.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合作有效。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同心协力,将我们所有的认知融会贯通为一个整体:我们必须努力将本校内各种各样的知识糅合在一起;必须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汇聚成一种巨大而清新的交响;我们相信一滴水就是一个小小的海洋。一个人联系着整个教师团队。首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从大局出发,坚持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制度和要求,在执行各项教育教研任务的过程中,力求互助合作,资源共享。把教研计划的制定和实行变成教研组工作的共同愿景。依据本年级、本学科特点,征求教师的意见后再制定可操作的教研计划,计划力争有效地指导学期组内教研。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让教研活动有内容、有总结体会,有活动反思,建构互助合作式的教研组团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其次,开展生动有效的教研活动,杜绝走过场,摈弃教研活动中的形式主义。教研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除了确立重点和工作任务以外,组内教师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相互借鉴一些好的做法,学习他人的教学优点,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研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讨论中提高认识,在反思中促进教学。每学期组内老师都有阶段性教学反思,每篇反思都能够针对教学中的亮点、不足进行再认识,鞭策和提高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再次,以相互听评课为抓手。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从而获得共同发展,每学期我校老师能根据教务处的安排进行优质课比赛。为了上好课,各位教师能反复修改教案和课件,组内老师不厌其烦,都能积极参与,大力协助,令人很欣慰。相信在今后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更希望学校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切磋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立足课堂,细心揣摩,力求高效。

每位教师都是学校的一分子,我们只希望自己能够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把生活一页一页慢慢地品尝,把课堂教学一节一节地用心地“把玩”,并把教学过程中愉美的刹那、感动的心情,一句一句、勤劳不倦地做成生活之细笔。那么,我们的教学生活一定会处处美丽。第一,常规教学抓常规,教研管理抓过程。常规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目前我区狠抓常态课教学,其实是对常规教学精细化的要求。为此,我们从常规教学入手,做到上课有要求、要求有落实、落实有反馈、反馈有检查,检查有评比,严格监控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同时,备课组还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没有疏漏的环节,如果有还要找时间及时补上,力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都得到重视。各个环节的实在有效,是保证学生学习成绩良好的保证,这是我们长期实践得出的结论。最近,我们深入学习区教研室关于常态课的要求,围绕要求构思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措施,力争将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的要求来上,反复研究教学设计,揣摩课堂效率,课后注重反思和总结。“我这节课有什么地方不够到位”,努力生成“共同研讨——行为达成——反思提升”的独特的学习型教师的教研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共同的深刻体会有两点:一是用精心设计的东西来点缀我们的课堂,用情境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来展现你的教学过程,用我们充分的预设来成就课堂自然的生成;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是个精心打造的过程,每个细节,每个答案都要给予充分估计,每个教学行为产生的影响都要反复推敲,不可模糊的地估计,尽最大努力摈弃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从教材、从思想、从方法等方面来拓展课的空间,从多角度来成就课堂的完美过程;我们倡导情境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手势、表演等方法,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模仿和运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这在我们学校每个成员的教学行为中都有所体现。二是始终不变的就是改变。改变自己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善于改变自己的讲授方式,善于挖掘自己的可变之处,充分挖掘自我的可能,突破自己能够改变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我们的教学行为始终保持新鲜感,让自己的课堂赢得学生的喜欢。相反,不求上进,不求改变,我们必然被新课程淘汰。我们坚决反对用学生的“课外工夫”来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实现“低耗高效”。

总之,每个人都固守一方天空,拥有一方沃土。有如磐石一样坚硬的生存理由。我相信,有春播秋种的人生意象,定会出现春华秋实的绚丽景象。为此,选准自己的园地,是至关重要的。拥有自己的园地并在自己的园地深耕细琢,幸福愉悦的花朵定将灿烂于教师教学生活的这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