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意的设计为课堂添彩
发表日期:2010/12/2 9:14:45 作者:无 有1050位读者读过
用创意的设计为课堂添彩
主讲人 陈道胜
[摘 要] 创意设计是指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案设计,是一种不同于论文和案例写作的教师实践研究的表达方式,本文介绍了创意设计的基本特点、结构要素和设计要领。
[关键词] 创意设计 教师 实践研究 表达方式
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其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工作实践。由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其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一般而言,教师的实践研究及其表达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做课题,写论文;二是总结经验,写叙事性的案例;三是上公开课,写教案和教学设计。
所谓创意设计,是指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案设计。它在文本形式上与一般的教学设计或经验总结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同时又包含了论说和叙事的因素,成为一种新的教师实践研究的表达形式。
一.创意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开展创意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动因,是中小幼教师有许多有价值的实践研究成果,但没有通过适当的形式充分地有效地表现出来。所谓“做的比说的好,说的比写的好”。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学校的经验总结和研究报告,看起来洋洋万言,实际上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有不少长期重视教改实践探索的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社会反响良好,但是其经验介绍却往往空泛无物,难以借鉴和推广,由此也往往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更客观的评价。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教师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我们也逐渐认识到,目前广泛应用的撰写论文和案例的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幼教师开展教改实践的需要;许多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微观的具体的教改实践,应该有一种更简明有效的表达方式。
关于“创意设计”的内涵、特征及评价标准,我们在基层学校的科研指导和评选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我们提出创意设计的概念,与论文和案例写作相比,强调了可操作性;与一般的教案和活动设计相比,强调了创新意义和实践检验。具体地说,创意设计的内涵包括了三个基本特征:创造性、应用性、生成性。
1. 创造性
中小学教师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他的实践性上。教师的实践研究,是一个将教育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教育实践的过程。教师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其成果可以体现为一个新的观点、一篇新的论文,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这些观点来指导进一步的实践行为。教师论文的基础,是教师的教改实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从成果表达的角度说,实践研究的创造性不仅需要体现为一种观点的抽象表达,更需要体现这种观点的具体应用。
创意设计的创造性并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异,为创造而创造。所谓创意,首先是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思路上能够反映现代教育的理念, 能够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创造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的过程。有了较高的立意,才有创造的意义和价值。教师的改革和创造,就是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的实践探索,由此在教育教学的设计上有所改进、有所创造,由此产生不同于一般的、打破常规的做法和经验。
2. 应用性
创意设计的应用性,也可说是可操作性或可迁移性。借鉴和推广先进经验,是提倡创意设计的出发点。教改的先进经验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经验的推广和迁移也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创意设计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选择那些内容相对不太复杂,而形式比较容易迁移应用的教改成果,以方案设计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供更多的同行学习借鉴。
教师通过教改实践,创造了大量的促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方案设计的形式提炼和展现出来。一个可操作、可迁移的教育方案设计,不仅要求思路线索比较清晰成熟,而且要做到应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具体明确。具体来说,方案设计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呈现教育教学行为的程序和步骤,二是交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法和手段。在程序和方法比较明确的基础上,教师创造的教改成果就具备了较强的应用性、操作性和迁移性。
3. 生成性
创意设计是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教育方案,它包括实践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还包括实践的效果、体验和经验。创意设计既是一个可供实施的预案,同时也是实施后的经验总结,这也是它与一般的教育设计和教案的基本区别。创意设计是一个教改实践过程的反映,是一种在预设与生成中不断总结经验、发展提高的研究方式。
创意设计需要说明一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同时也需要考虑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各种发展的可能性。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和影响,同一项教育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因此一项好的创意设计,不仅要预设基本的程序和步骤,而且也能够提供应对变化的思路和变式。既注意应用的条件,也提供拓展的可能。
二.创意设计的文体与结构
创意设计的基本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师实践研究的文本表达方式。与常见的论文和案例写作相比,创意设计在文体、功能、语言等方面都具备鲜明的特点,从而能够在教师的实践研究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论文、案例、创意设计的文体特点
|
论文 |
案例 |
创意设计 |
文体类型 |
议论文 |
记叙文 |
说明文 |
功能作用 |
讲道理 |
讲故事 |
讲做法 |
语言风格 |
逻辑严密 |
生动形象 |
简明扼要 |
从文体类型上看,创意设计与论文、案例各有其风格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三种表达方式有时也是交叉混合的。但一般来说,创意设计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语言表达上以说明为主,兼有议论和记叙。这种说明为主的表述方式,有助于体现各种教育教学设计的应用性、操作性的特点,能够更准确、恰当地反映一部分教师实践研究的成果。
从文章结构上看,一个创意设计方案应该包含五方面的结构要素:背景、创意、程序、操作要点、效果评析。由于教师实践研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表述的形式还要根据实际内容的需要来变化调整;一个创意设计不一定安排为这样五个段落,但总体上则有必要反映上述几方面的要求。
1.背景
与大多数论文一样,文章的开头需要交代研究的背景、提出面临的问题、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需要指出的是,创意设计不仅是要提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设计方案提出的问题要比较明确具体,不能过于笼统,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2. 创意
这是方案设计的关键因素。所谓创意,就是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有一定创新意义的解决思路。这里包括方案设计所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实施的基本途径及主要内容。也就是说,方案需要提炼出这项活动的核心概念,用比较简明的语言,对其内涵和可行性做一个概括的说明。
3. 程序
说明实施的程序和步骤,是整个方案的主体部分。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一个实施过程的程序安排。如果涉及的人、事、物比较复杂,活动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那么合理的程序设计就更为重要了。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明,一个创意是怎样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展开的。如果有必要,可以用举例的方式来解释某具体的步骤。
4. 操作要点
在交代了一般的程序和步骤的基础上,往往还需要对某些环节做进一步的解释或提示。要点的提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明方案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设计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指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和问题。另一方面是进一步说明或描述在程序部分中涉及的一些细节和因素,包括人员配备、环境布置、设备用具、图表应用等,如举例说明某个图表的绘制方法。
5. 效果评析
一个经过验证的教改方案,需要对实践的结果给予必要的说明;要用适当的方式来呈现和说明教育教学成果,以证明方案设计的可行性。这种效果的说明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数、成绩等客观指标来反映,另一方面可以更多地通过参与或了解这项活动的学生、教师、专家及社会各方面的主观感受来反映。设计者应该在说明成效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反思,总结提炼经验,对整个创意设计提出自己的思考。
上述五个结构要素,大体上反映了创意设计的文体特点,即重在应用说明。方案设计的语言表述以简洁的说明为主,同时根据需要,也适当地进行说理论证和记叙描写,以达到便于理解、易于操作的目的。
三.创意设计的设计要领
创意设计包含着创意和设计两个概念,也就是说,先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和设想,然后要把这个设想恰当地转化为可操作的程序。我们提出方案中要包含5个结构要素,但单纯的模仿形式并不能保证设计的质量。从学校教师的实践和写作情况看,不少方案设计还不能准确地、有效地反映出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实践经验。方案设计不够理想,有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思考的深度不足,对丰富的实践材料缺乏有效的梳理和提炼;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容易造成表述上的单薄或杂乱。从一些方案设计的研究和呈现过程看,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和把握。
1. 做什么与怎么做
许多学校的创意设计是从校本课程、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学校教学管理等教改成果中提炼发展而来的,所设计的方案一般具有个性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为了突出方案的创意特色,这些方案设计往往比较注重说明创意的内容,即强调本方案要“做什么”,偏重于解释说明设想实施的具体内容。但从另一角度看,有些设计者对于实施这些内容的操作方法和实践过程却考虑不多,即不太注意说明“怎么做”。
2. 单线索与多线索
由于创意设计涉及的内容、人员、范围、时间等方面的不同,复杂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有的线索比较单一,实践路径比较清晰;有的涉及面广,可能沿多重线索同时展开。但无论线索的多寡繁简,都需要根据实践的需要予以精心设计。对于前者,需要细化充实,如分解方案设置的重要环节,进一步补充操作细则,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示例和说明等。对于后者,则要化繁为简,如对设计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提炼出主要线索、简化次要环节,并把通过主线索将各部分内容有效地串联起来。
3. 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
许多创意设计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注意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良好环境,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比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但对于如何有效地指导和管理,办法不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和总结经验。
创意设计来自于广大学校教师的创造性实践,它的应用特点和表达方式也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创意设计是一种十分适合教师参与教改和研究的表达方式,已经在学校教育科研领域发挥了独特而有效的作用。
铜井中学教科室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