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教育科研>>校本培训>>正文

基于特色搞开发 构建独具魅力的校本课程

发表日期:2010/12/2 9:15:57 作者:无 有940位读者读过

基于特色搞开发  构建独具魅力的校本课程

--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开设探析

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精神,我们致力于课程改革,致力于课程发展的多元化,本着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我们积极发动,广泛宣传,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和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表现出了开发校本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我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并付诸实施,但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等困难。要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已经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项内容,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广大教育工作者缺乏课程开发的经验,因此,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研究校本课程实践的基本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寻求解决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一)认识上的欠缺

1.对内涵理解不透彻: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再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教师甚至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教材,和教育主管部门设置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对校本课程采取什么样的内容,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在课程开发中如何开发,开发什么样的课程表现的关注度不够,我校的校本课程选择的是“地方志”,及以地方的人文地理和历史,风土人情和习俗为主要内涵,藉此课程开发和目前的开发建设,以唤醒学生的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回归生活的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由于教师对校本课程内涵认识的不到位,在课程开发上,投入的精力和挖掘课程深层次意义上还比较肤浅,课程多半是“拿来”而没有深加工。

2.对意义认识不全面:有的教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够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但有的教师认为增加课程开发其实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多大意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只能在学生学习生活中起到调节的作用,如果不进行检查,只能是作为一种学生的兴趣来进行实践,没有必要进行评价和考核。有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开发,还有的教师抱无所谓的态度,在开发过程中,这种表现常常困扰着教师的行为。

3.对课程开发的主体不明确:我们在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时候,有的教师面临开发的任务,认为课程开发不应该落到教师头上,应该由专家进行,或者由学校领导去开发,教师的任务是教育教学,没有义务开发课程;还有的教师认为应该组织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源,再进行组合编辑;有的教师认为应该由主管部门根据教育主题来确定开发的内容等,说明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还不明确,势必给开发带来难度。

4.校本课程的特色化,信心不足:有的教师认为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就是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而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积累、浓缩、积淀的过程,没有特色,又哪来的校本课程呢?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校本课程是自己选的课程,只要能够为学生服务,选什么作为课程都无关紧要。

(二)实践上的投入不够。

首先是对自身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缺乏信心:对自身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估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把握度及自信的表现。事实证明,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有的教师干脆就是应付任务,在开发的过程中,对此项工作表现的无所谓。我们的校本课程主要利用了本地区的风景名胜、民俗风情;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在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们基本上是没有创新工作的表现,拿来主义很严重。

其次是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实施这项工作,我们调动了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在组织开展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以下困难,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教师缺乏相关的资料;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等。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和明确的负责人,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开展了课程资源调查、校情分析、学生兴趣调查等相关准备工作,同时,学校安排了专门的教师进行资源开发和整理,但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专家指导不够等困难,因此,我校的校本课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二.下一步的建议:

1.提高对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及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但真正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出校本课程价值的工作还有待于深入,学校以及主管部门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本课程的宣传、教育、引导,让广大教师真正认识理解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

2.学校要不断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在挖掘学校的精神和学校文化品性方面做足文章,不断提炼,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品味。

3.在课程开发技能和经验方面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表现出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此,有必要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鉴于学校工作头绪多的实际情况,将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当作教师培训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教育事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途径,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技术指导和专家引领。

三.问题与困惑:

1. 校本课程的特色发展是核心问题。办学特色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特色是表现校本的关键,没有特色,大家可以用千篇一律的课程,所以开发校本课程并致力于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的过程。这个实践过程充满着问题与难度。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2.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是技能上的难点。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只有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才能认清学校自身的优势。任何学校都处在一定区域内,我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地方传统、文化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及其课程建设。我们根据学校环境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并不是现成的资源就可以用来做课程,需要我们对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课程适合学生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主要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发展需求,如何动员更多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应该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追求。

3.校本课程实施上的困难。规范办学条件下,如何处理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设定校本课程实施的课时,人员,评估等,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4.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需逐步完善。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因为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校本课程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偏差。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进行,忽视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考查等。其实校本课程的开发更需要过程性的评价,关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它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否满足,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体验与收获等。这些方面的评估与测量还存在者许多漏洞需要弥补。

实践告诉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也积累了课程开发的经验,也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身特长的平台;同时校本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热爱教师,有利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如何在校本课程实践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还需要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边提升,只有立足于实际,不断探究,校本课程才会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展现出更多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