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之研讨(后续)
发表日期:2011/12/6 14:11:27 作者:无 有986位读者读过
四.学习方式:
1.把握新的学习方式的内涵,把握每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内涵,不要停留在某种层面上,捡拾一些样片加以理解深入。
2.关注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主动,自觉特征的把握。
五.教学要素:
教学要素要精细花,力求不做无用功,注重某些环节的优化,对效果的产生十分明显,
①讲解:不讲什么,已经会的,自己能学会的,怎么也学不会的这个三不讲。讲解追求自身的个性风格,从我们的到我的,才有提高,既遵循了规律又有了超越和发展。
②提问:A要学会从整体上设计问题,把握好问的强度。B问题要注意思维的价值,把握好深度。C问题要有渐进性,把握好思维的坡度,启发学生爬思维的山。D问题要有针对性,把握好思维的方向性,E问题的解决要灵活,训练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③教学语言:科学、精确、精炼、精彩。
④节奏节奏感和节奏美。
A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或惜墨如金或挥金如土。
B循序渐进,诼渐深入。
C张弛有度
D过渡自然不能脱节。
六.教师:
教师决定课程的走向,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1.注意态度的改善。
2.教学观念的更新,新理念的引用、融入、内化。。。
3.知识的完善,知识体系的出新,充实,激活新的知识同时要链接起你认为烂熟于心的那些知识板块。
4.行为的改变,在教学能力方面花功夫,关注综合能力的强化。
七.教学评价:
1.坚持教学评价的方向: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公开课要回归常态,力求自然、教师要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形成自我评价,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基础目标的达成、有效思维的长度、情感内化的深度。
3.建立反思型的评价体系,要积极参与,教学要校本化,立足自我,加以创新,同时突破反思的途径。
八.教学管理:
1.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德育对教学的积极意义十分重大。
2.创新教学常规,(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充实提高基本规矩,注重常规的变化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提高。
3.教学常规要抓住重心,焦点以及教学的中心环节。不断研究不同的对象、群体、团队,发现成功的经验,加以个性化的指导,同时一定要关注教师本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