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教育科研>>科研信息>>正文

有效教学---“三维目标”的讨论

发表日期:2011/12/6 13:42:59 作者:无 有963位读者读过

1.知识与技能:

①什么是知识?程序性的呈现出来,不同的学科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科是可以言传的,有的则不可以言传,

②知识的学习是要讲究策略的,(未必都是反复操练)旧知识被激活了如果与新知识没有联系,就无法产生效果,随着新知识的展开,才会发挥作用;旧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合才能达到有效,仿佛一个人记笔记,讲课的重点是语言信息的重点、关注老师的问题思路、记听讲以后的体会和自我的提升(我还有点新认识)、记知识技能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反映、记知识的基本结构。

③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第一是概念

第二是条件和运用

第三是结构化:融入到知识的体系

第四是自动化:知识讲解完了,可以熟练地运用了。

第五是策略化: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了。

④知识的教学

第一.明晰式的教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激活知识。

第二.老师心中有知识,学生自己能构建。

2.过程与方法:

①只重视结果,灌输的应付应试有的是还可以,但是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不利,学生没有后劲和后进。

②教学过程中不要抽掉学生上课时的思维过程,仿佛登山,让学生们自选道路,披荆斩棘;或者导游带路,拾阶而上;乘缆车,搭索道,直接到达目的地,过程是不一样的收获自然也大相径庭。最好的方法是导游和自选的相结合,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A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的问题,要特别注意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学习来设计。

B解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会设计一些阶梯式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习比较落后或者比较被动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C怎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是个性化的,在共性中包含着个性发展,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领先或达到教师的水平,个性化的空间应该引起关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老师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微笑,阳光的温暖。

②新课程的价值取向,要把新课程的理念和意识融入到生活中去,学会运用,尝试使用新的价值观。比如3加五等于六,评价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你真蠢,这么简单都错了;另一种是你的思维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在努力一下。机制化的灵活的鞭策效果是不一样的。

③学校文化、班级文化的影响

④学科的知识体系,

⑤教科书的人文内容、人文因素和分子。

⑥过程方法的鲜活性、易接受性。

教师要具备三维的整合、理解、预设,不能简单的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