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2-20-12

您的位置 >> 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正文

铜井中学微课录制安排表

发表日期:2014/11/4 11:06:40 作者:tjzx104 有991位读者读过

铜井中学微课录制安排表

姓名

录制时间

节数

地点

课题

夏跃跃

已录

 

 

 

王雨家

已录

 

 

 

魏  娇

第11周周一

第四节

足球场

跳跃海绵垫

韦  莹

第11周周一

第六节

七(1)隔壁教室

原子结构

赵远远

第11周周一

第六节

七(1)隔壁教室

土地的誓言

陈  静

第11周周一

第七节

七(1)隔壁教室

种子结构

陆吕翔

第11周周二

第二节

八(1)班教室

 

朱文静

第11周周三

第三节

七(1)隔壁教室

 

李  焕

第11周周三

第六节

九(4)班教室

二次函数解法

陈  望

第11周周三

第六节

七(1)隔壁教室

 

陶建燕

第11周周四

第三节

七(1)隔壁教室

 

周志男

第11周周四

第六节

七(1)隔壁教室

 

黄  萌

第11周周四

第六节

七(1)隔壁教室

 

张  翠

第11周周五

第五节

七(1)隔壁教室

 

王银环

自己录制

 

 

 

备注:

1.教学视频制作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视频片头应显示课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内容根据具体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可以是教学内容分析与讲解,操作过程演示与示范等,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视频大小:1024*768以上,码流介于1—5MB/S之间,音频不低于32K/S,视频格式可以是MP4、FLV、MPG、WMV四种的一种。

2.文本创作说明要求

提供教学需求分析,用于帮助使用者清晰了解“微课”资源的知识背景与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教学需求分析包括:

(1)适用对象分析:明确适用该“微课”资源的教师(学生)应具备和相关联的知识或技能。

(2)学习内容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学习内容或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在学科课程知识中的作用与地位。

(3)教学目标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教学目的或作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与学中的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

(4)教学过程设计: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围绕“微课”内容,除视频外,为教师(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练习与测试、反馈与评价等资料。